p; 与此同时,青岭村还与多家国际高校合作,推出“朱武精神全球研究奖学金”,资助有志于研究中国基层治理模式的海外学者来村进行深度调研。首批申请者来自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多个地区,他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推动本国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化升级。
2091年秋,青岭村迎来了“朱武精神研究院”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二十五年来,该院已出版专著1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承担国家级课题45项,成为全国研究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智库。
纪念大会上,一部名为《信仰的延续》纪录片三部曲首映,真实记录了青岭村六代党员干部的成长轨迹与精神传承。影片中,老支书、现任村干部、年轻志愿者同台对话,讲述各自眼中的朱武精神。
“对我来说,朱武精神就是‘干实事’。”老支书坐在轮椅上缓缓说道,“不图名利,只求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
“而对我而言,它是一盏灯。”现任村支书接过话头,“照亮前行的路,也提醒我们别走偏了方向。”
“对我们这一代来说,它是信仰,也是责任。”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坚定地说,“我们要把这份精神继续传下去。”
影片结尾打出一行字幕:
“真正的传承,不在纪念馆,而在人心。”
夜幕降临,星光洒满青岭。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几位刚结束一天工作的青年志愿者围坐在一起,轻声谈论着今天的收获与感悟。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朱主席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其中一人低声说道,“‘权力,是用来服务的,不是用来炫耀的。’”
“是啊。”另一人接过话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句话一直流传下去。”
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回应着他们的誓言。
真正的信仰,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深埋心底的坚守。
朱武做到了。
而这份精神,也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生生不息。
2092年春,青岭村迎来了“朱武精神国际传播论坛”的第六届盛会。此次论坛由“朱武精神研究院”与外交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青年政治领袖、基层治理专家以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青年领导力与全球乡村可持续发展”,旨在进一步推动各国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并以青岭经验为范本,探索具有普适性的治理路径。
开幕式上,中共中央组织部一位副部长通过视频致辞:“青岭村是中国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朱武精神是无数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真实写照。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也让更多国家的年轻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治理逻辑。”
论坛期间,主办方发布了《朱武精神全球传播白皮书(2091-2092)》,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来朱武精神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