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还有底线吗(3 / 4)

朱武精神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成效与实践经验。白皮书指出,随着“朱武精神全球传播计划”的深入推进,已有超过200个国家的青年组织开展了相关学习与实践活动,部分国家甚至将朱武精神纳入本国青年干部培训课程。

    一位来自南美洲某国的青年议员感慨道:“在中国的一个小村庄里,我看到了年轻人如何真正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这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青岭村还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全球青年社会创新孵化计划”。该项目将在未来五年内资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1000名青年干部来华研修,深入了解中国基层治理模式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

    2090年夏,随着“朱武精神教育基地”入选“世界记忆工程”名录后的持续建设推进,青岭村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高潮。村里启动了“全球青年治理实训基地”三期工程,旨在打造一个集培训、实践、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平台,每年可接待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员。

    项目三期工程包括一座现代化教学楼、多个多功能实训室、以及一座模拟乡村治理场景的沉浸式体验馆。在这里,学员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理解基层治理的核心理念与操作流程。

    一位参与项目建设的年轻工程师说:“我们不是在建一栋楼,而是在搭建一座连接世界的桥梁。希望每一位来到这里的青年,都能带走一份属于自己的‘青岭经验’。”

    与此同时,青岭村还与多家国际高校合作,推出“朱武精神全球研究奖学金”,资助有志于研究中国基层治理模式的海外学者来村进行深度调研。首批申请者来自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多个地区,他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推动本国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化升级。

    2090年秋,青岭村迎来了“朱武精神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二十年来,该院已出版专著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承担国家级课题30项,成为全国研究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智库。

    纪念大会上,一部名为《信仰的延续》纪录片续集首映,真实记录了青岭村五代党员干部的成长轨迹与精神传承。影片中,老支书、现任村干部、年轻志愿者同台对话,讲述各自眼中的朱武精神。

    “对我来说,朱武精神就是‘干实事’。”老支书坐在轮椅上缓缓说道,“不图名利,只求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

    “而对我而言,它是一盏灯。”现任村支书接过话头,“照亮前行的路,也提醒我们别走偏了方向。”

    “对我们这一代来说,它是信仰,也是责任。”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坚定地说,“我们要把这份精神继续传下去。”

    影片结尾打出一行字幕:

    “真正的传承,不在纪念馆,而在人心。”

    夜幕降临,星光洒满青岭。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几位刚结束一天工作的青年志愿者围坐在一起,轻声谈论着今天的收获与感悟。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