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王也,他激动得说不出话。貂蝉和小小却疑惑地看着门口的高个女子。
貂蝉问:“深夜来访,有何事?”
王也关好门,深情地望着她们:“夫人,好久不见,你瘦了。”
两女惊讶,怎会有女子发出男声?夜晚变得诡异。
貂蝉最先认出声音:“夫君!”她掩嘴,生怕叫出声。
王也点头,张开双臂。貂蝉扑进他怀里,泪光闪烁。
小小惊讶得合不拢嘴,内心激动,却明白王也的怀抱属于貂蝉。她拭泪道:“主人,你终于来了!”
“傻丫头!”王也轻抚貂蝉秀发,对小小说:“你们都是我至亲,我怎会离开!”
三人重逢,有说不尽的话。
甄宓站在月季花旁,凝视貂蝉屋内的灯火,心中暗自忧伤。
若早与王也相遇,那该多妙。
可惜,过往云烟,已不可追。
错过,终成永恒遗憾。
夜深人静时,王也归家。
赵云未寝,见其归,心始安。
王也卸装卧床,心绪难宁。
离别之时,已与郭嘉等筹谋脱身之策。
然世事无常,计划总被变故扰,王也内心忐忑,忧事难成。
翌日,王也访蔡邕,偶遇蔡琰。
蔡琰见王也,心潮澎湃,却隐而不露。
王也从其眼神中读出重逢之乐与困境之忧。
蔡邕提醒王也,袁绍于庄园密布暗哨,行事需沉稳,勿急勿躁。
王也感念蔡邕关怀,心存感激。
告别蔡家父女,王也又探视五百将士。
时光飞逝,五日即过。
一日,甄家庄园外,马蹄声隆,号角震天。
王也、蔡邕及甄家人皆出门迎袁绍。
远处彩旗招展,大军缓缓而至。
袁绍人马威风凛凛,尽显三国豪杰本色。
此次,袁绍率一万精兵,分两部:
一部外围警戒,一部三千护袁绍。
加之袁绍先遣兵马,共一万五千人。
袁绍借娶亲之名,袁熙亦随军同行。
不久,袁绍大军至庄园。
“你便是王也王长山?”
袁绍以鞭指王也,笑询。
王也抱拳答:“正是在下。”
“好!”
袁绍捋须环视众人及袁熙,笑赞:“果然名不虚传,生子当如王长山!”
王也心中暗思,面上却恭敬行礼:“大将军谬赞了。”
袁绍下马,交鞭于将,踱至王也身旁,轻拍其肩:“王也,闻你在并州屡建奇功,今麾下兵马几何?”
王也淡然答:“小胜几场,现有精兵五六万。”
袁绍闻言微愣,他早已探知王也兵马实数,不料王也竟直言不讳,未添丝毫水分。
常理之下,王也此行危机四伏,理应夸大其词以壮声势。然王也实话实说,袁绍一时难辨其是自信过甚,还是憨直过头。
“五六万精兵?王长山所言是否夸大?”一英俊青年质疑道,其貌俊朗,鹰鼻高挺。
王也抱拳回礼,询问道:“敢问足下尊姓大名?”
对方回礼,傲慢回答:“我是袁熙袁显奕。”
王也恍然大悟,抱拳道贺:“原来是袁新郎,恭喜恭喜!”
袁熙高傲点头回应,轻声言谢。
袁绍见儿子如此,心中暗自叹息。他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皆是才俊,但与王也相比,便显得逊色。
王也显得沉稳老练,远超袁熙。袁绍心中再次叹息:“太过急躁了!”
接着,袁绍引领众人进入庄园,众人簇拥,奉承之声连连。袁绍对此泰然处之,毕竟出身四世三公之家,官场手段早已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