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心中暗自思量,是否今日装扮有所不妥。身为武将的他,对文人风范心怀敬仰。此次蔡邕举办诗会,董卓命他出席,他意外收到蔡邕的请帖。
王也虽略通文墨,但对宴会上的表现感到紧张。
吕布见状,疑惑询问:“有何不妥吗?”
王也恭敬地回答:“上次见将军英勇非凡,今日再见,更觉您有儒将气质。”
“呃……”
李智与卫仲道听后,满脸惊愕,心中只蹦出“厚颜”二字。
吕布身着装扮虽略显奇特,却自信满满。他爽朗大笑:“小郎君过誉了,我不过略懂皮毛,哪敢自称‘儒将’!”嘴上谦逊,心中却暗自欣喜。
吕布忽然转向李智与卫仲道:“哟,李小郎君也在此?”
李智闻言,心中怒火中烧,暗骂吕布粗心大意,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而卫仲道则直接被无视。
“拜见吕将军!”李智与卫仲道齐声行礼。
“既然同赴蔡公府邸,那便同行吧!”吕布点头示意,轻拍王也肩膀,亲疏立现。
尽管吕布与李儒同为董卓心腹,但他对李儒并无好感,反感其阴险。
王也与吕布步入蔡府,李智虽心怀不满,却不敢表露。
蔡府虽不及王允司徒府奢华,却多了几分雅致。毕竟,蔡邕与王允地位不同。
在侍者的引领下,众人步入宅邸深处,抵达一片小巧的桃林。林中已设好桌椅,侍女们忙碌其间,布置着美酒佳肴。宾客们相继抵达。
王也身为平民,只能坐在最末的位置,但他毫不在意,心想白食一顿何乐而不为。李元霸则留在仆人区域,料想他的食量会让蔡府的仆人震惊。
望着那些身着华服的文人雅士,王也心生欢喜,仿佛看到了滚滚财源。
同样出身平民的李智,仗着父亲李儒的身份,骄傲地坐在第四排,卫仲道则位于他之下。两人刚落座,欲要炫耀,却见王也正笑容可掬地向宾客分发物品,声称这是蔡公的一点心意,能神奇地驱散蚊蝇。
宾客们误以为王也是蔡邕的亲属,欣然接受。
李智与卫仲道气得面色铁青。
“小子,今日若不教训你,我便不姓李!”李智心中暗誓,拳头紧握。
不久,宴会拉开序幕。
蔡邕举杯与宾客共饮。
王也远远望着蔡邕,大约五十多岁,面容温和慈祥,气质宛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蔡邕左侧坐着一位神情严峻的老者,显然地位尊贵。
回忆前身记忆,王也认出那是尚书仆射士孙瑞,历史上亦曾参与诛董行动。
蔡邕右侧,则是兴致勃勃的吕布。
众人饮毕,便开始热烈讨论五经、论语、孝经、尔雅等经典,以及诗词书法。
吕布虽敬佩文人,但学识有限,无法跟上众人的话题,只觉头脑昏沉,暗自懊恼来此凑热闹。
王也虽对这些话题不陌生,却毫无兴趣,只打算吃完眼前的食物便离开。
然而,王也没料到,他虽有此打算,却有人不肯放过他。
此时,宴会气氛正浓。
宾客们推杯换盏,吟诗作画。
妙句频出,引得众人拍案叫绝。
当然,也不乏互相吹捧之声。
王也感到无聊至极,见众人正沉浸在欢乐中,无人注意他,便起身欲悄悄离开。
家中还有貂蝉大宝贝等着他。
“王也王长青,你可愿意赋诗一首?”李智声音响彻,众人静默,目光皆转向王也。
王也此刻颇为局促,站立坐卧皆不自在。
“此人乃王也王长青,莫非是蔡公的侄儿?”
“王也?莫非就是那个贩卖蚊香的太学生?”
“仪表堂堂,怎奈何投身商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