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大周建国二百年,也遇到了数次水旱虫灾,每次都有不少地方官吏漠视民生的事情被曝光出来。
这些人在灾难中沦为难民,向他们求饶,他们不仅不会出手相助,反而会趁火打劫,敲诈难民,压榨难民的劳动力,让难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皇上派出这位钦差大人,除了救灾之外,并不是为了救灾,因为他不可能带着粮队到处走。
他四处游历,最重要的就是检查各地的官吏,看看他们有没有偷懒,有没有欺负平民的。
一旦被查出来,根据情况,轻则处死,重则处死。
县令是个聪明人,一听钦差要来视察,就知道出了什么事,早就做好了准备。
“启禀钦差,登州不是没有难民,但我已经将难民安顿好了。”
“放在哪里?快带我过去看看。”
钦差大人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
“好巧啊,快到了!”
县令领着使者一路前行,直到一条巷子,才转了过去。
盒子里,坐着许多头发凌乱,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好了,大家一个一个来吧,大家都有饭吃,有床!”
书桌后,一个男子正低着头,将每一个人的名字都记录下来。
钦差大人带着县令上前,看了一眼,默默点了点头:“还算井井有条。”
“钦差大人谬赞了。”
“那些难民怎么办?”
“登记完毕,我派人将他们接进来,钦差,这边请。”
钦差随县令入了一处院落,院中有一只大铁锅,周围的难民都在等着上菜。
还有几个人,似乎已经用完了饭,挤在一起,院子里铺着草席,每个人都盖着一床厚厚的被子。
钦差大人点了点头:“恩,你做的很好,难民们能得到这么好的待遇,实属不易。”
“看来你们登州府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还有粮食和粮食供应,朕很是欣慰。”
钦差十分赞赏知县们的“准备”。
“我已经下令,令州府各县,也照做。”
几乎要晕过去了。
他身后的高瘦人影凑到他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