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2章 李仕山的建议(2 / 3)

明确位子。

    至于政法委书记这个位置就比较特殊。

    有的是省委副书记兼任,有的是有过政法工作履历的副省长或者是院长、检察长中选择。

    想从政法系统副职(副检察长、副院长)直接到政法委书记,基本上不可能。

    再说检察长、法院院长这两个副部岗位。

    本来位置就两个,竞争的人数还多,还经常会有从外面空降的情况发生。

    陈建新若死守政法系统内部晋升,希望渺茫。

    而市长,作为一方主官,手握实权,政绩显性。

    根据统计超50%的副省级城市市长最终晋升省部级。

    普通地级市市长,若能顺利转任书记,“晋部”的概率同样不小。

    更重要的是,市长履职能积累全面的地方治理经验,更容易进入省委视野,未来的发展空间,天地广阔。

    当然,难点也摆在那里。

    从纯粹的政法系统高官,转调地方担任行政主官,级别越高,阻力越大,风险也越高。

    陈建新缺乏县长、县委书记这样的基层主政经历。

    上面怎么能放心把一个市的经济民生大权交给他?

    万一出了岔子,谁来担这个干系?

    现在可以说是最好的机会。

    项书记即将离任,就算将来出事了,那也是现任省委领导班子的事情。

    李仕山不由感叹还是这个时候,一把手的自由度比较大。

    等到后来,一把手的限制就非常多了。

    为了防止领导干部在离任前利用职权突击提拔干部、调整岗位,确保干部任免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很多地方都是一把手离任前3个月至半年,冻结人事权。

    李仕山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反复思考权衡着陈建新的选择。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老陈骨子里的那股不甘和勃勃野心。

    市长,舞台更大,施展空间更广,但与之相伴的,是更高的风险和责任。

    项书记离任顶多也就不到三个月时间,市长这个位置运作一圈下来,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

    地方事务千头万绪,盘根错节,远非省直机关可比。

    陈建新虽当过市委常委,有一定的协调经验,但市长是政府一把手,需要驾驭全局。

    他能在多短的时间内熟悉环境、稳住局面?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