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默默无闻的安江(2 / 2)

起做个宣传安江的项目。

大家本来是想找一些安江名人的资料。

可是找来找去,悲哀的发现,安江在历史上可真的是默默无名。

但凡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哪怕就算再小,哪怕是负面人物,都没有任何一个和安江有关系。

于是乎,李仕山和同事只能调转方向,找找现在安江的名人,官当得大的,做生意厉害的,哪怕是影视明星也行。

可他们悲哀的发现,依旧没有。

尤其是当大官的。

安江籍的官员,似乎被一道无形的天花板所限制,竟然无一人能走到副省级的位置。

而且在安江有过履职经历的官员,除了姚兴亮后来勉强升任了副省长之外,竟也再无第二人。

后来就有人分析,难怪每次省里有什么好的项目安江都轮不上,感情是安江在省里就没有什么影响力。

后来,李仕山也听发改委和招商局的抱怨,他们出去拉项目,要政策,非常困难。

在外省或是燕京部委那里,没有重量级同乡帮忙,真的是非常困难。

倒是后来的反腐风暴中,安江落马的官员在全省各市中名列前茅,让安江出了名。

而这或许也是安江的经济一直在全省排在倒数几名的原因之一。

这也不得不说,是整个安江的悲哀,安江百姓的悲哀。

思绪辗转间,介绍和寒暄已近尾声。

众人簇拥着袁学民和李仕山,步入崭新的常委楼,乘电梯直达三楼的会议室。

走进宽敞明亮的市委常委会议室,椭圆形的大会议桌光可鉴人,座椅摆放得一丝不苟。

李仕山在引导下,坐在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紧邻着市委书记姚兴亮和市长郑春平,象征着市委三把手的序列。

这个级别的会议,对于如今的李仕山而言,已经没啥让人激动的了。

可是这个地方不一样。

李仕山坐在柔软的椅子上,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依旧在他心底涌动。

前世,自己也曾无数次踏入这间会议室。

但那时,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科员,就是负责保障会务的。

自己的任务是提前摆放桌签、调试麦克风、操作ppt演示文稿,或者在会议进行时,小心翼翼地穿梭其间,为领导们添茶倒水。

这张象征着安江权力核心的会议桌,对他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别说坐下,连靠近细看都需要时机。

而如今,他不仅坐在这里,更是以市委副书记的身份,安江政坛核心决策层的一员坐在这里。

这种反差感,让李仕山有些恍惚,有种恍如隔的感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