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书白看了(2 / 2)

前让你多看看咱们自己的古典着作,你看了吗?”

典藏立刻上前一步,从书桌一侧略显随意地抽出一本线装古书,双手递了过去,语气带着恭敬。

“看了,看了,先生,这是我刚买的《道德经》。”

古长信接过书,指尖触碰到那泛黄柔韧的纸张,看到那古朴遒劲的版刻字体,便忍不住轻轻摇头,语气带着些许惋惜。

“这是宋刻本啊……别人得了都是珍而重之,束之高阁珍藏,你倒好,就当一般的读物,这么随手放着,真是暴殄天物了。”

典藏被说得脸上微微一热,有些讪讪地解释道:“书……书不就是用来看的嘛。

藏起来,不见天日,岂不是挥不了它真正的作用?”

古长信不置可否,信手翻动着书页。

书页崭新,除了最初几页有极轻微的翻阅痕迹外,后面几乎崭新如初,墨香犹存。

他抬眼看向典藏,目光深邃:“看完了吗?”

“看完了。”

典藏不假思索地点头,随即流畅背诵起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停,停。”

古长信抬手打断,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我知道你记性好这《道德经》五千余言,自然难不倒你。

我是问你,可曾理解字句背后的深意?”

典藏略微迟疑,语气不再像刚才那般笃定:“这个……应该,理解的差不多了吧。”

对于国内的古典名着,典藏潜意识里总觉得云里雾里,玄而又玄,就像隔着一层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更喜欢如: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样逻辑体系分明,直指核心的着作。

在他看来,自己更多的是从事国际贸易,打交道的多是西方商业伙伴,他就要深入理解他们的核心思维逻辑。

古长信当然了解典藏的小心思,于是换了一个话题。

“小典,你对李仕山这次的遭遇,有什么看法?如果换做是你处在他的位置,会如何应对?”

典藏凝神思索,脑海中快闪过李仕山这段时间的经历,不禁感叹道:“如果是我,面对白朗那般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的构陷,恐怕……也未必能做得比他更好了。”

古长信微微颔,继续追问:“那你可知,白朗为何会失败,而李仕山,又为何能在这旋涡中顺利脱身?”

这个问题,典藏私下早已反复推演过,心中自有答案。

“白朗败在骄狂,过于依仗家族资源”

“至于李仕山……”

典藏略作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试图用更理论化的方式阐释,“他的应对,某种程度上暗合了西方战略中‘柔性权力’——s0ftp091er。”

“他始终保持低调,不主动挑起正面冲突,看似被动,实则积蓄力量,等待对手犯错”

典藏一连引用了西方几个经典的逻辑论点来佐证李仕山为何能成功。

就在他自觉总结的颇为到位时,古长信却轻轻叹息一声。

“看来这本《道德经》,”

古长信摩挲着手中的宋版古书,语气带着惋惜,“你是白看了呀。”

hai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