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各位同事,我想跟大家提个提议。”张总监把笔记本摊开,推到桌子中间,照片上的青菜虽然蔫了,却能看见叶片上还沾着点露水,“上周我去夕阳红养老院做志愿者,发现老人们喜欢在阳台种菜,可他们眼神不好,记不住浇水时间,好多菜都养死了。我想,咱们能不能给养老院做定制版的花盆?”
会议室里静了静,有人凑过来看照片,有人小声议论。“定制版?具体怎么弄?”林舟往前靠了靠,眼里带着兴趣。
“我想在花盆上加点设计。”张总监指着照片里的花盆,语气很认真,“首先,加个大字体的按键,老人们眼神不好,字体得大到他们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然后,内置语音提醒,比如到了浇水时间,就说‘爷爷/奶奶,该给菜浇水啦’,语气要温柔点,像家里人说话;还有,花盆底部加个湿度感应,要是土太干了,按键旁边的小灯就亮,双重提醒,这样老人们就不会忘也不会多浇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跟院长聊了,她说要是有这样的花盆,院里肯定愿意订,还能推荐给其他养老院。咱们做花盆这么多年,一直做普通款,要是能做这种有温度的定制款,不仅能帮到老人,也能打开新的市场。”
林舟拿起笔记本,看着照片里的王奶奶,又看了看张总监认真的表情,心里暖暖的。“我支持这个提议。”他放下笔记本,声音很坚定,“咱们做企业,不能只想着赚钱,还要做有意义的事。老人们喜欢种菜,是想找点事儿做,找点念想,咱们帮他们把菜种活,就是帮他们圆个小小心愿。”
他转头看向坐在角落里的老吴——老吴是公司的设计总监,做花盆设计十几年了,手里的铅笔从来没停过。“老吴,这个定制版花盆的设计,就交给你了,有啥需求尽管提,咱们优先安排。”
老吴立刻点头,手里的铅笔已经在草稿纸上画了起来:“没问题!字体我得选最清晰的黑体,大小至少 36号,比平时的包装字体大两倍;语音提醒的芯片要选续航久的,充一次电能用三个月;湿度感应得灵敏点,不能土都裂了才提醒,也不能稍微有点干就响。”他一边说,一边画了个花盆的草图,在侧面画了个圆圆的按键,旁边标着“大字体:浇水提醒”,底部画了个小方块,写着“湿度感应”。
接下来的半个月,老吴几乎泡在了设计室里。他先是找了几个养老院的老人,问他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盆——老人们说“别太亮,看着晃眼”,他就把颜色定成了浅米色,像晒干的棉花,温和不刺眼;又试验了好几种字体大小,从 36号调到 48号,最后让王奶奶试了试,王奶奶说“48号好,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他才定下来;语音提醒的语气,他录了三种——男声、女声、童声,最后选了女声,因为老人们说“像女儿说话,听着亲切”,还把提醒语改了好几遍,从“请浇水”改成“爷爷/奶奶,该给菜浇水啦,别忘啦”,更像家里人的叮嘱。
样品做出来那天,老吴特意带着花盆去了养老院。花盆是浅米色的,边缘磨得圆润,不会扎手,侧面贴着块磨砂的面板,上面印着黑色的“浇水提醒”四个大字,字体大得像小孩的手掌,旁边是个圆圆的按键,按下去会发出温温柔柔的女声:“奶奶,该给菜浇水啦,别忘啦。”花盆底部的湿度感应也很灵敏,老吴往土里浇了点水,小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