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想去拉她,却被光流弹开——光流带着温暖的震颤,像是有生命的藤蔓,缓慢地飘向舷窗,朝着光门后的遗迹群飞去。
光流穿过光门的瞬间,遗迹群中央的石碑突然亮起。那是块数十米高的黑色石碑,表面原本暗淡的图腾被光流激活,金色的光纹顺着石碑的纹路蔓延,像沉睡的巨龙苏醒。光流融入石碑的刹那,林忆星的身体在飞船里变得透明,她的意识脱离了躯体,通过光流与石碑产生共鸣。主控室的全息屏幕上,突然同步出现了她意识中的画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一章:筑造者的遗迹密码(第2/2页)
筑造者的世界在眼前展开——不是实体的星球,而是由意识构成的空间。无数身形透明的筑造者在锻造场中劳作,他们的身体是半透明的淡蓝色,里面流动着无数细小的光粒(那是未成形的意识)。最年长的筑造者站在圆形平台旁,双手捧着一团跳动的原始意识,平台亮起柔和的白光,将原始意识拉伸、塑形。意识逐渐凝聚成饱满的球形,表面浮现出与遗迹图腾一致的纹路——那就是“意识种子”。年轻的筑造者小心翼翼地将种子装入六面体的水晶容器,容器的每个面都刻着不同的图腾,像是给种子贴上“文明标签”。
画面突然暗了下来。天空中出现了深灰色的“意识熵云”,像打翻的墨汁在宣纸上蔓延。熵云所到之处,筑造者的光液建筑开始瓦解,透明的身体逐渐变得灰暗,里面的意识光粒被熵云吞噬,变成黑色的尘埃。劳作的筑造者们停下动作,脸上露出疲惫却决绝的神情。最年长的筑造者走到意识种子储存室,将剩余的水晶容器集中起来,注入奇点的方向。“熵云在吞噬所有意识,”他的声音不是通过耳朵听到的,而是直接在众人的意识里响起,像古老的钟鸣,带着跨越十亿年的疲惫,“我们无法消灭它,只能将种子注入奇点,用筑造者的文明核心作为‘封印’,阻止熵云扩散。但封印会在十亿年后失效,需要‘传承者’用多元文明的记忆重新加固——你们能来到这里,能连接多元记忆,就是我们等待的人。”
影像消失前,黑色石碑的正面弹出一个凹槽,里面放着一个小巧的水晶容器。容器里装着半块银色的晶体,晶体表面刻着细密的星图,星图的一部分模糊不清,另一部分却清晰得刺眼——林默一眼就认出,那是太阳系的坐标,是地球的位置。晶体传来微弱的震颤,像是在呼应他血脉里的某种印记。
“另一半密钥……在地球。”林默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看着屏幕上的星图,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给他讲的故事:“地球是宇宙的‘意识锚点’,总有一天,会有人带着星辰的秘密回来。”那时他以为只是童话,此刻却明白,那是刻在血脉里的预言。
苏雨晴的指尖在控制台上滑动,将星图数据保存:“星图显示,地球的密钥位置在北纬30度附近,那里有一座古老的天文台遗址,和筑造者图腾的纹路高度吻合。”周屿合上母亲的笔记本,眼神坚定:“我母亲当年肯定也发现了这一点,只是没来得及验证。现在,该我们完成她的心愿了。”
林忆星的意识缓缓回到身体,光雾逐渐消散。她看着舷窗外的遗迹群,轻声说:“石碑在传递信息——熵云的扩散速度比预想的快,我们必须在一年内集齐两半密钥,重新加固奇点封印。否则,不仅地球,整个银河系的意识文明都会被吞噬。”
光门依然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