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那些都成了课外读物,感兴趣就翻翻,不感兴趣也无碍于前程。
当世术数却还是正学之一,各个门户之中教授子弟,九章算术等精不精通两说着,可却几乎都是必学的科目。
所以说,李破弄出来的小学读物在何稠眼中并无多少精彩之处,可取的地方只在于其表达的方式上面。
用精巧的数字和一些符号来代替纯文字的叙述,显然简练而又方便,一下便为何大匠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在何稠看来,这些东西是如此的成熟,足以让他著作的何氏工物重新写过,厚度可以减半的那种。
因为九章算术对当世之人影响非常大,所以何稠的何氏工物也分九章,只是偏重于各种应用而已。
差不多也就是说,只有学过那些术数科目,才能看得懂何氏工物,更像是后来大学里的应用类科目。
而这样的著述想要成书,道路堪称艰难曲折,需要翻阅大量的典籍,因为前人的智慧可以拿来用,却不能说是自己发明的,那会让懂行的人耻笑,而非是赞叹于你的奇思妙想。
所以在晋阳的时候,因为没有人跟他商量,又无法查阅前人著述,光靠他自己进度非常缓慢。
一直等来到长安,不但有大量的书籍可供参阅,还有宇文儒童,窦师纶等和他志同道合之人一起参商,进度一下便快了起来。
去年李破把观文殿中的书籍都弄去了长安书院,何稠就是最坚定的反对者,因为给他查阅典籍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于是何府之中便多了一份观文殿的藏书目录,想要查阅什么,便让人去长安书院取来,这还不算,李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