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各星球的代表纷纷上前,将自家最珍贵的种子放入青铜材质的种子库中。铁械族的储能草种子、石壳族的石生薯种块、影族的暗晶稻种子、鳞族的磁波稻种子……每一颗种子都承载着一个文明的希望,在种子库中静静沉睡。
庆典结束后,王玲和慕容冷越带着风澈来到祭祀坑旁。银河种子库的顶部镶嵌着巨大的水晶,折射着星光与稻田的光芒,形成一道绚丽的光虹。远处的“太白”天文台传来信号,联盟的新成员——来自“熔岩星带”的火岩族,已经成功用耐高温培育舱种出了第一茬熔火麦。
风澈躺在星光稻的稻田里,看着天上的银河,突然说:“娘,这些种子会不会在星星上发芽呀?”王玲握紧他的手,指向璀璨的星河:“会的,每一颗星星都可能是一粒种子,只要有光,有土壤,就会生长出希望。”
慕容冷越从口袋里拿出一枚新的星图贴纸,贴在风澈的画册上:“这是熔火麦的星星坐标,下次我们去熔岩星带,教火岩族的小朋友种光穗草。”
夜色渐深,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星盟农耕法典》静静地躺在全息台上,最新的“种子守护篇”里,记录着银河种子库的管理规范、各星球的种子培育技术,还有文明共生的公约。三枚密钥在封面上流转着金光,与窗外的星光、稻田的绿光、种子库的虹光融为一体。
王玲知道,银河的农耕之旅永远没有终点——熔岩星带的高温种植需要攻克新的难题,未知的星空中还有更多文明等待相遇,新的作物还在期待培育。但她不再迷茫,因为她的身边,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传承希望的学员,有来自整个银河的信任与力量。
就像那些跨越星际的种子,只要扎根星壤,向着星光,就一定能生长出连接文明的桥梁。这个关于种子、星光与传承的故事,还在银河的每一寸星壤中,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