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5古智新用:智慧指挥体系的全面构建(3 / 8)

时、地利、人和’多因素,咱们可以在算法中加入‘动态权重’机制,根据战况变化调整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比如巷战中‘地形因素’权重提高,谈判中‘敌人心理因素’权重优先,物资短缺时‘补给距离因素’占比提升。”他引入机器学习技术,让系统通过学习数千个实战案例,自主优化权重分配逻辑,最终系统能根据不同场景,生成3-5套差异化方案,且成功概率预测误差缩小到3%以内。

    王玲对接了东北、华南、西北三个不同地域的反恐指挥中心,收集到三大核心需求:一是偏远地区网络信号弱,平台需支持离线操作;二是基层人员操作能力有限,界面需简洁易懂;三是需兼容现有老旧设备,降低更换成本。针对这些需求,她组织小组调整方案:陈凯在平台中加入“离线数据缓存模块”,网络中断时自动保存关键数据,恢复后同步更新;林薇和赵阳简化操作界面,将核心功能设置为一键触发,比如“紧急物资调用”“跨区域协查”等常用指令,点击图标即可完成操作,同时制作图文并茂的操作手册和短视频教程;技术团队研发设备兼容接口,确保平台能与现有侦查、通信设备无缝对接,避免重复投入。

    五月中旬,智慧反恐指挥体系的核心模块研发完成,进入实战测试阶段。总部选择在华东某省会城市开展测试,模拟“大型商圈恐怖袭击预警”场景:平台通过舆情监测系统捕捉到“有人计划在商圈制造混乱”的匿名信息,立刻启动联动机制——巷战侦查机器人快速进驻商圈周边,排查可疑人员和物品;智能决策辅助系统结合商圈地形、人流密度,生成“分区布控+重点排查+群众疏散”的三套方案,标注“方案一成功率85%,风险等级低”;物资调配系统根据布控需求,将防暴盾牌、急救包等物资精准送达各布控点;心理战团队借助平台拿到潜在嫌疑人的初步画像,提前制定谈判预案;舆情团队做好信息发布准备,防止谣言传播。

    测试过程中,模拟“嫌疑人”突然改变行动轨迹,向学校方向移动。平台实时更新数据,智能决策辅助系统在10秒内调整方案,将布控重点转移到学校周边,同时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