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王玲小组正式启动“智慧反恐指挥体系”研发。办公室的中央摆放着巨大的电子沙盘,上面实时显示着城市街巷、重点区域和交通网络的三维模型。林薇将《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的语句投影在屏幕上:“古代指挥核心在‘将’,现代指挥则靠‘体系’。咱们的智慧指挥平台要像古代‘中军帐’,既能整合各方信息,又能快速下达指令,让侦查、谈判、物资、舆情四大战术形成联动闭环。”
赵阳指着电子沙盘上的模拟作战区域:“古代作战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有各战术模块信息独立,就像分散的‘斥候’‘粮官’‘辩士’,没有统一调度。咱们要搭建‘信息中枢’,让巷战侦查机器人的实时数据、心理分析系统的判断结果、物资调配的库存信息、舆情监测的动态变化能同步汇聚,形成完整的战场态势图。”陈凯打开电脑,展示出指挥平台的架构图:“我设计了‘数据融合模块’,采用古代‘合纵连横’的思路,打破各系统的数据壁垒,比如侦查到敌人位置后,自动推送周边物资点的装备清单、谈判专家的实时状态,就像中军帐里的谋士们协同献策。”
王玲抚摸着落在肩头的黑龙,它正盯着电子沙盘上闪烁的光点。“指挥体系的关键是‘高效决策’,”她开口道,“古代将领靠经验判断,咱们要靠‘数据+智慧’。可以借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统筹思维,在平台中加入‘智能决策辅助系统’,输入战场数据后,自动生成多种战术组合方案,标注风险等级和成功概率,供指挥官选择。同时,保留人工干预通道,毕竟实战中总有突发情况,需要人的灵活判断。”她顿了顿,补充道:“还要加入‘跨区域协同’功能,参考古代‘烽火传信’的快速联动模式,实现不同城市、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指令传达,比如A市发现可疑人员轨迹,能实时同步给B市的反恐部门,提前布控。”
分工迅速明确:林薇负责梳理古代指挥战术,提炼“信息整合、决策统筹、跨域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