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天,陈凯正在整理新录入的古籍扫描件,一份来自古希腊的文献引起了他的注意:“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中提到‘天体运行有其恒定规律’,而古希腊的‘安提基特拉机械’能预测天文现象。我们或许可以将这种‘规律预判’的思想,融入系统的风险预警模块。”
他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团队的响应。赵阳带领团队开发了“星象-环境”联动算法,将古代星占学中的周期性规律与现代天文观测数据结合。当系统首次试运行时,就成功预测了一次小型太阳风暴对国际空间站的影响,提前启动了防护措施,避免了设备损坏。
与此同时,林薇在非洲的反恐合作项目中获得了新的灵感。当地部落的长老向她展示了一种古老的“雨水预警”方法,通过观察蚂蚁搬家的路线和密度判断降雨时间。“这是最朴素的生物预警系统,”林薇在团队会议上展示着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在火星和月球基地部署微型生物传感器,借鉴这种‘生物指示器’的思路,让生态系统的异常更早被发现。”
半年后的一天,“星际智慧图谱”的预警系统突然发出红色警报,目标是木星轨道上的“伽利略”深空探测站。“探测站的能源系统出现异常波动,疑似受到不明物体撞击。”屏幕上,探测站的实时画面不断跳动,外部的太阳能板已经出现破损,“更危险的是,探测站搭载了放射性同位素热源,一旦外壳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王玲立刻启动应急方案,指挥中心与探测站的远程通讯却时断时续。“木星的强磁场干扰了信号,无法进行远程修复。”林薇的额头上渗出冷汗,“必须派出维修小组,但木星的引力场极其强大,飞船的轨道控制难度远超以往。”
陈凯迅速调出图谱中的相关内容:“古代航海家在穿越台风区时,会根据洋流方向不断调整船帆角度,利用‘顺势而为’的技巧避开危险。木星的引力场就像巨大的‘宇宙洋流’,我们可以让维修飞船借助木星的卫星引力进行多次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