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云涌 第二百零五章 地方上思想开放(2 / 4)

沧海扬帆 齐橙 1996 字 10天前

承认了。幸好海青文一看就是那种忠厚木讷的科学家,属于他们父子俩能够摆平的人,相信惹不出什么麻烦。

    “早听说地方上思想开放,改革的步子走得比上面更快,现在算是见识了。”海青文由衷地感慨道。

    在北京人眼里,一切“外地”都属于“地方上”,是和他们这种“上面”有所不同的。高凡这样一个16岁的少年,就能够成为一家有实力的公司的承包经理,还拥有独立的决策权,这在海青文看来就属于大胆改革的典型了。

    “其实,我们也是响应中央的号召,摸着石头过河……”高逸平顺着海青文的话说道。

    在高逸平的心里,对于这件事又岂是没有犯过嘀咕的。劳动服务公司刚刚完成了一桩100万元的出口业务,公司留成有30万元,还给化肥厂上缴了20万的分红,可谓是放了一颗卫星。

    依着高逸平的想法,高凡只需要照着这条路子做,一年能够做成两三桩同样的业务,就足够向上上下下都有交代了。

    要知道,化肥厂这么大的盘子,1000多职工,一年也就是几百万的产值,利润少得可怜,有些年份甚至直接就是亏损。

    厂里的一个劳动服务公司,几乎没有啥固定资产,只有200多个一点技术都没有的待业青年,如果一年同样能够做出几百万产值,还有上百万的利润,搁在哪都算是辉煌的成绩了。

    在这种情况下,高凡还必要折腾那些不着调的妖蛾子吗?

    可高凡却告诉高逸平,郑立农亲自安排他承包化肥厂的劳动服务公司,不是光让他做出几百万产值就够的。郑立农需要的是打造一个产学研联动的典型,以便向全国推广。

    高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