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筱帆的生活和工作都向好发展时,回到妻女身边的林国兴遭受了重大挫折。
庞薇薇与林夕妍都无法接受林国兴在新加坡退休养老。
“林国兴!你做这个决定有没有为夕妍考虑!”
庞薇薇眼泪汪汪,搂着林夕妍,大声指责丈夫。
“薇薇,不是我不想再开这个公司,确实是风险太大。”
“夕妍读书的钱早就存够了,她结婚的钱也给她备好了,没关系的。”
林国兴声音很低,姿态更低。
“爸,我还没男朋友呢!人家家世背景好的,肯定也会挑我......
####城市的回响
林筱帆和陈泽宇在城市边缘群体项目中的努力逐渐显现成效,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愈发复杂。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比乡村更难打破。一些人因为长期受到社会排斥,已经习惯了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外界产生任何联系。这让“心之桥”团队意识到,仅仅提供心理援助是不够的,他们需要找到一种能够真正触及这些人心灵的方式。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筱帆得知了一位名叫李然的年轻人。他是一名街头艺人,在城市的角落里用吉他弹唱自己的原创歌曲。他的音乐充满情感,歌词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抗争。然而,尽管他的表演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却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倾听他背后的故事。
林筱帆决定亲自去拜访李然。她带着一本笔记本,记录下每次访谈的内容,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挖掘出更多被忽略的声音。“你的音乐很有力量,”林筱帆对他说,“但我想知道,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
李然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犹豫。他告诉林筱帆,他曾经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在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他被迫辍学打工养活自己。音乐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但也因此常常遭受误解和歧视。“很多人觉得我就是个混混,可他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听完李然的故事,林筱帆深受触动。她提议让李然加入“心之桥”的艺术疗愈课程,并邀请他为其他参与者分享自己的经历。起初,李然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在林筱帆的鼓励下,他最终答应试一试。
几周后,李然站在活动中心的小舞台上,用吉他伴奏唱起了他的一首新歌。这首歌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灵魂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亮,台下的观众无不动容。一位年迈的流浪汉甚至流下了眼泪,他说:“这就像在说我的故事。”
从那以后,李然成为“心之桥”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不仅用自己的音乐感染了更多的人,还主动参与策划新的活动。他建议组织一场名为“城市之声”的音乐会,邀请所有曾经接受过帮助的人上台表演,以此向公众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勇气。
####技术与人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