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合理和不合理(1 / 7)

    《微观经济学》考试时间是120分钟,满分100分。

    邵宏教授就好像要特意帮助陈着似的,看看这些题型对应的分数。

    选择题,十五道30分;

    计算题,两道20分。

    但是论述题,五道50分。

    陈着除了在选择题那里,有点忘记“机会成本”和“吉芬商品”的定义,对于个别答案没那么有把握。

    到了计算题,陈着只瞄了一眼,就知道第一题是考察“短期成本函数”的解析,第二题考察的是“作函数分析图”。

    高中时数学很好的陈着,大学依然延续了这种天赋。

    到了论述的主观题,陈着平静的阅读完第一道的题干:

    一、A地区某化工厂每年贡献8个亿的税收,但是造成了本地区40%以上的环境污染。

    如果你是区政府的经济学顾问,如何利用“帕累托最优原则”,解决环境污染和税收方面的平衡问题。

    二、一边是“金山银山”,一边是“绿水青山”,当矛盾不可调和时,你选择哪一边?

    “牛逼啊老邵。”

    陈着心想第一道论述题就是“大开门”,直击社会真实存在的现象,一点都不藏着掖着。

    不过这确实也是典型的经济问题,甚至还要考生运用“帕累托最优原则”帮忙出谋划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