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晨儿最近一直在后山修炼,已经让人去通知了,马上就回来了。”
林父给泡上茶,于永年看着满满一桌的瓜果,笑道:“不用这般麻烦。”
从林家拿出的这些瓜果,于永年也是感慨,一年前的林家,除了那村子待客最常见的南瓜干能拿得出来,其他瓜果根本就不会去买。
万般皆下品,唯有学武高。
这就是学武有成的丰厚回报。
院子的扩大,桌上瓜果的增多,林晨一家的变化,就是对这话最好的应证。
“于教习,您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没有您当初对我家晨儿的教导,没有您给予晨儿资助,就没晨儿的今天。”
林母也很是激动,她看了自家儿子写的那篇文章,儿子在文章中好几次提到这位于教习。
“林晨能有今日之成就,更多的还是靠他自身,我只是推了一把罢了,即便没有我于永年,也会有陈永年、张永年发现林晨的天赋。”
“若没有教习,弟子即便能够在武道上走下去,也不会有这般成就。”
林晨的声音从院外传来,于永年回头,看着站在门前的少年,一脸激动的表情,也是笑了。
……
……
临湖村湖堤。
林晨陪着于永年在湖边漫步,林晨向于永年讲述着他入武馆这九个多月的经历,除了特训地因为武政厅的规矩不能细说,其他的林晨都说了。
在那篇《赠江南道师弟言》文章中,林晨几次提到于教习,并不是为了竖立自己念恩的形象,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于教习的感激。
自己的命格【水到渠成】只有在后期才能发挥功效,没有教习他甚至有可能拿不到开窍丹的名额,没有开窍丹,他在武馆很难入教习的眼,而等到他展露出来在武道上的天赋,只怕是县斗都已经结束了。
于教习替自己争取开窍丹,以及自己入武馆前的赠金,才让自己在前期能够保持不掉队。
一步落后,便是步步落后。
没有于教习,现在的他可能只是武馆中等学员,和路师弟他们差不多,还要为接下来的开窍所需的银钱而烦心。
于永年静静倾听,此刻的林晨,在他眼中就如同一个晚辈,在向一位长辈讲述着取得的成就,也让他第一次在林晨身上感受到了属于这个年龄的少年才有的稚嫩。
以前的林晨,太过成熟了。
也许是与家境有关,普通的家境出身,要和那些权贵子弟比,林晨必须要成熟。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