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屁颠地出去了。
李莲英出去不久,就领着一个戏班子进了宫。戏班子精心准备了一出《穆桂英挂帅》,给慈禧皇太后演出。
慈禧太后看得津津有味,随着剧情,她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时而拍手称快。
然而,就在戏唱到一半时,突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跑来,附在李莲英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莲英一听,顿时脸色大变,犹豫片刻后,他还是走向慈禧皇太后。
“老佛爷,大事不好了,京城里传来消息说,洋人并未打算撤军,还提出了更多的无理要求。”
慈禧皇太后一听,心里一激灵,手一松,茶杯“乓啷”一声跌落在地,碎成一大片。
杯子清脆的破碎声,使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凝固,戏班子愣在台上,不敢再唱下去,直勾勾地看着慈禧皇太后。
慈禧皇太后眉头紧锁,怒道:“这些洋人真是无法无天了,哀家已经按照他们的要求惩处主战派了。他们到底还想咋样?”
李莲英只好低头劝慰:“老佛爷莫急,想必这消息不可靠。奴才想,庆亲王奕匡和李鸿章中堂大人会一定会竭尽全力与洋人周旋的。他们一定会给老佛爷带来一个满意答复的。”
尽管李莲英这样安慰她,但是慈禧皇太后内心还是比较忧虑。她深知如果洋人继续纠缠,大清朝怕是危在旦夕。
她深吸一口气,下令道:“小李子,速传哀家旨意,让庆庆亲王和李鸿章中堂务必稳住洋人。”
李莲英应了一声,匆匆退下去安排事宜。
李莲英去传达旨意后,慈禧皇太后再无心思看戏,就回了行宫。
回到宫中,她不停地来回踱步,心中不断地思量着对策。
她想起朝中有些洋务派的官员或许能够派上用场,于是她紧急召见了几位洋务大臣。
众大臣入宫后,纷纷献策。其中一人提议,可以许予洋人一些商业利益,比如开放更多通商口岸,但同时要确保大清的关税自主。
慈禧皇太后听了这个建议,微微点头,可眼中仍有疑虑之色。
“这洋人贪得无厌,仅仅答应给他们些许通商口岸,怕是难以满足他们狮子大张口的欲望。”慈禧皇太后不无担忧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