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和菽,一件件兽皮制品,装满酒水的陶罐,不同样式的工具,还有冶炼坊铸造出来的青铜器……
足以看出部落对春耕的重视程度。
而在祭台底层,围着外侧栏杆,插着一圈各个村子的村旗,这些村旗在风中飘扬着,虽然大部分的村子没有到本部来,但这些旗子就能作为代表,也表示着熊部落不会忘记任何一个村子。
祭台顶层,则是部落青铜鼎和祭案摆放的地方。
青铜鼎里面,已经装满了煮好的粟米,而在北边的祭案上,则摆放着羊、牛、豕的头——这次都是真的,熊洪在内心感慨,这次熊部落终于可以不用糊弄昊天了。
祭台顶部插着比村旗要大上好几圈的暴熊旗帜,这面旗帜平时不拿出来使用,通常都是在祭祀的时候会用一下,用完之后,还需要存放到熊部落起源的山洞里。
“……伏惟昊天,巍巍在上。玄黄肇分,育我万灵。日月循轨,四时不怠;山川列位,百物滋生。吾族卑渺,托于昊天。穴居野处,仰观星汉;狩猎采撷,俯饮江泉。去岁承恩,仓廪初实;今岁祈泽,耕犁将兴。
念彼洪荒,惕厉不忘。昔在榛莽,兽迹交横。燧火破暗,麻衣御霜。手凿石耜,垦土如胝;肩扛陶瓮,汲流成渠。今辟新畴,南坡北皋。焚荑燎荒,驱螟逐豺。深犁沃壤,以待嘉种;高筑陂塘,以御亢阳。昊天垂鉴,我志不迁!
敬顺天时,躬勤地利。春雷惊蛰,阳气蒸腾。百谷待播,万耨齐鸣。男力田畴,女馈浆食。晨兴荷锄,戴月归庐。刈草壅土,如梳鬓发;引水灌畦,若哺婴孩。畏天恤地,罔敢怠荒。惟望昊慈,降甘霖以润墒,布和风以扬花!
愿廪实仓丰,族旺岁穰。黍粟盈畴,瓜蔓附架。穗垂金浪,果累虬枝。夏无霪雨伤苗,秋有清霜固实。野无遗穗,仓有陈粮。稚子饱食,翁妪安康。燔柴以报天德,击壤而歌天力。牲醴虽薄,丹心可剖。昊天昭昭,伏惟飨之!”
熊洪念完祭文之后,熊大等人登上祭台,将青铜鼎里面的粟米给盛了出来,熊洪和熊巫一人接了一碗,神色肃穆地站在祭案后面,将粟米摆放在三牲的旁边,弯下腰对着昊天鞠了三次,祭天的仪式便到这里算正式结束。
但台下的族人们还没有结束,需要族长和大巫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