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加热的时间虽然更长,但受热更加稳定,按理说效果更好。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浪费一些时间和燃料又算什么。
“不错,这些办法,你们回头都可以尝试一下,看一看哪个办法好。”
熊洪对熊杰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也认同熊杰的观点,在没有比较之前,谁都不知道哪种方法或者工序更好,只能不断地去尝试,去摸索,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最终形成成本最低、效率最好的办法或者工序。
这也是明观院一以贯之的研究思路。
“来,大家都是各个队伍的队长和负责人,都看一看这个是怎么操作的,尤其是熊姜和羽飞,这东西以后是你们经常要用到的。”
熊洪又点了一下熊姜和羽飞,让他二人不敢怠慢,连忙从后面挤到前方,近距离观察整套蒸馏器的工作过程。
部落制药的办法,在熊洪“传授”了前世的一些处理办法后,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至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碰到任何伤病,由巫师先跳上一段“攒劲的舞蹈”,将不明所以的药草放到嘴里咀嚼成糊状,再敷到伤口或者额头上了。
应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虽然在熊洪看来依旧原始,但伤病坊已经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剩下的就是需要不断的积累,寻找更多的药材。
“快看,开始冒气了!”
随着底部陶盆中的水杯加热,陶甑中的黍米酒也同时被加热,熊杰眼尖,看到陶甑顶部的“流柱”开始冒出一丝丝热气,而这个时候熊洪一摸陶甑,表面并没有多高的温度,虽然有些烫手,但并不是不可以接受。这个时候熊洪便确定下来,这套装置的确有些效果。
至少这个时候冒出的气体,应该就是酒精蒸汽了。
“把竹管接上去。”
不等熊洪吩咐,熊杰和羽飞配合着,将一根两米多长的竹管接到了陶甑上面的流柱上,流柱孔比较小,竹管的口径比它要粗。熊杰便从旁边取了一坨软泥,围在接口周围,算是做好了密封。
“把水槽搬上来。”
一个用木头制成的水槽,被抬到了桌子上,水槽跟流柱几乎在一个平面,流柱是倾斜向下的,竹管接上之后,也顺势以一个较小的角度延伸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