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铁矿场巡查(2 / 5)

一部分同时具备生产经验和知识水平的“熊部落教授”,共同参与进来。

而当初熊山所在的冶炼坊,由于熊洪的高度重视,经常来冶炼坊进行指导,所以有经验的匠人也多,加上冶炼坊的教授数量占比多,故而组建明观院的时候,冶炼坊抽调的匠人最多。

所以明观院一开始研究的重点,就是关于金属冶炼方面的难题。毕竟部落要想发展,首先得有各种信得过的工具,而这些好用的工具,大部分都是金属制成的,对铁、青铜的需求量极大。

“不错,族长说的很对,明观院的参与,给了我们冶炼坊很大的帮助,别的不说,光是木质轨道车和滚轴的发明和改进,就帮我们节省了很多畜力。”

熊山指着矿山所在的方向,面露得色,“冶炼坊里面,这些拉铁锭铜锭的平板车都用上了滚轴,从高炉区到破碎区,还有一小截木质轨道,虽然很短,但也有大用。不过木质轨道最好用的地方还是在矿山,今年铺好了轨道后,矿石直接就从山上运到了山下。”

木质轨道车和滚轴的使用,帮了冶炼坊很大的忙。以往冶炼坊需要的铁矿石或者煤炭,都是需要人力或者畜力从山上运送下来,不仅耗费劳动力不说,运输量还小,一个人一次只能运几十斤。

而今年开始铺设的木质轨道,搭配上牲口拉着的特殊轨道车,以及轨道车上滚轴的应用,让这个运量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倍,一辆车,满载的情况下,可以运500-800斤石头。

当然,考虑到矿山那种崎岖的地形,正常情况下,一辆车差不多只运送200-400斤左右的矿石。

“走,再去其他地方看看,这里好长时间没来,变化竟然如此之大。”

熊洪感慨非常,这里跟他印象中又小又原始的冶炼坊完全就是两个风格,现在勉强可以称得上颇具规模了。

整个冶炼坊,座落在部落围墙西北方、大概有个十里左右的一处山谷里,两侧是平缓的山坡,中间有一条溪流从中穿过,整个冶炼坊,通过一条三米宽的夯土路与部落的主要道路——丰收大道相连接。

冶炼坊面积很大,占地有五十亩,跟本部一样,修建了简单的围墙和栅栏,并依靠地形,做足了防御的准备。只不过墙高只有两米不到,宽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