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兽皮,都有些忙不过来了,更别说还有从东边诸部和草场谷、白骨洞牧场所收集上来的兽皮。
好在有熊洪的介入,对兽皮的初步处理也很简单,所以存放时间也会长一些,故而在白骨洞营地的仓库里,这些兽皮快堆积成山了。
不过别的营地现在没办法处理,不代表熊皮的朝阳营地没办法处理,熊皮的想法就是,营地处理不了更高要求的兽皮,还不能简单地处理一下吗?
鞣制兽皮,其实也需要不少劳动力,光这一点,就限制了部落大部分的营地。要知道其他营地的人口总数,也就差不多在500人以内,去掉参与营地耕种和建设的族人,还有一些生活必须的工坊,人力本身就捉襟见肘。
但朝阳营地不一样,人数已经超过了1500人,还都是青壮,虽然这些人来自多个部落,而且并不完全属于熊部落,但用雇佣的方式来让他们参与劳动,还是非常划算的。
熊皮终于有些理解了熊洪族长,当初对人口的迫切需求,对他而言,朝阳营地的一切建设,都离不开这些族人,再给他两年时间,他能保证营地的规模和人口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充足的人口,这就给了熊皮一个机会,发展兽皮加工的好机会。
其实部落鞣制兽皮的方法,虽然工序多,很是繁琐,但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并不复杂,而且有多种办法,熊洪教会族人的,就包括植鞣、油鞣两种办法。
植鞣就是用各种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通过捣烂揉碎或者浸泡后进行鞣制;而油鞣主要用动物的脑浆、脂肪等进行鞣制。
如果在混合上兽皮特有的臭味,再加上鞣制的过程总不是那么愉快,甚至还能用到动物的粪便,这让鞣制兽皮本身就比较难以让人接受。这些令人作呕的味道,就是部落皮匠最明显的特点——大老远就能闻到臭味,甚至比木棍他们的堆肥队还要厉害。
这进一步限制了部落鞣制兽皮产业的壮大。
当然,这些原因其实也还好,大不了把制皮的地方搬的离居住区再远一点,况且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给的奖励够好,做的人肯定也不少。
但部落的兽皮目前为何产量还低,最主要的就是因为鞣制兽皮的前后过程以及鞣制本身,所需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