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了一些清晰的想法。
熊洪对这些工匠们有很大的信心。
“队长,用了熊洪族长的这个法子,我们今天绩线的成果,要比昨天翻了一倍!”
钟声敲响停止工作的信号,绩线的女工们便兴奋地站了起来,收拾收拾手上的麻线和线团,由小队长挎着竹筐,挨个收起来。
而今天的绩线坊,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
熊洪族长给他们提供了用梳子梳理麻纤维的新思路,经过证明,这种方法很是实用,梳成一缕一缕的麻条,不仅粗细更加均匀,而且经过不断地拉伸,其强度也要比手工绩线有所提升。
现在连熊角,也在期待着明观院快点把麻梳机给制造出来了。
……
熊部落在某一方面的技术进步,总会带动与其相关的上下游工艺的技术或者设备进步,甚至其衍生出来的产品,也能在部落其他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甚至有些时候,这些作用还让人意想不到。
熊部落对熊洪族长说的蒸汽机,已经在进行了研制。不过蒸汽机毕竟不属于这个时代,目前基本上的结构,都没有制作出来,只不过由于有熊洪的图纸和“画饼”,明观院的族人们才这么相信他。
当然,虽然蒸汽机没办法立刻搓出来,但与之配套的一些东西,倒是也产生了一些作用。
“这些竹管连接处还是容易漏水,得想办法解决!”
在部落围墙外面,东南侧的树林边缘,距离东门差不多有个一里路的地方,也搭建了一处小院子。
院子并不算大,由四个长20米宽5米的屋子构成,外面有一圈围墙,将这几栋建筑给包围了起来。
熊巫来到这里,是为了检查房间里生长的蔬菜有没有什么问题。
在熊洪当初大量种地的时候,也给部落提供了一些其他的食物获取办法,其中之一,就是从树林里收集长有蘑菇、木耳的枯枝或者树干,将它们放到草棚里,集中培育蘑菇和木耳这些菌类。
而这些被称为蘑菇棚的东西,也没有让族人失望,每年在生长的季节,都会给熊部落带来不少的食物,丰富了部落的食谱。
这几年来,部落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但对于这些“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