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熊洪会有这种严肃的表情和态度,连忙端坐好,点头同意。
想来也是,一块小小的铜片,就能从别人手中换取几乎所有的好东西,反过来,别人也能用这个换取部落的东西,自然要控制好这些铜钱的铸造和发行,不能随心所欲。
第二个方面是铜钱铸造数量的把控。
有了铜钱,但也不是无限制的浇铸和发行,否则极易造成通货膨胀,一枚铜钱可能只换到半斤粟米。所以如何控制铸造和发行的数量,也是需要不断地探索的。
发的多了,容易通货膨胀,发行的少了,货币不够用,又容易造成通货紧缩。
后世对货币发行数量的计算有多种理论和方法,这些并不是熊洪的强项,故而,熊洪也不太清楚到底该怎么制定发行的数量。
但可以遵循一个基本的规律,跟部落的存粮、生产的产品以及使用的部落数量来制定。况且部落现在才多大?大不了将发行的铜币全部再收回来。
“为了方便管理铜钱的铸造和发行,以及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部落也会着手组建新的队伍,我称之为‘均输院’,旨在均衡钱粮比、便利物资输运。”(跟汉朝的“均输平淮”不是一个意思)
熊洪看着众人,新的部门需要一个负责人,但目前来看,大家在经济领域都是新手,也没看出来有人具有经济头脑,故而目前只能由自己兼任了。
“这些铜钱,今后将逐步在部落开始使用,同时,部落也会逐渐放开一些可交换的物品,族人可以通过铜钱去‘购买’,购买过去的东西,只要是部落允许私人持有的物品,就归个人所有。”
紧接着,熊洪又跟大家说了铜钱的使用场景,而听到可以允许个人的物品逐渐增多,大部分队长脸上并没有开心的表情,反而是眉头紧锁,在思考着这种方式带来的利弊。
“族长,这样一来,会不会大家都只顾着自己,不管部落了?”
熊奇忧心忡忡地说着,“以后采集的时候,大家都先去给自己采集,部落的物资不就被耽误了吗?”
“不错,能想到这一点,就非常好。”
熊洪夸了一句,“这种情况就需要提前规定好,比如去采集板栗,必须先交够给部落的,然后如果还有剩余,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