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也一定会需要这些陶锅,包括熊部落其他的各种物资。”
建立一个集市的想法在脑海里逐渐形成和完善,在后世农村,老一辈的村民经常谈起他们年轻时赶集时的场景,而且即便到21世纪,还是有很多地方存在这种赶集的习俗。
要是让这些部落定期在一个地方集合,互相交换物资和相亲,那他就可以发挥熊部落物资充足、产品丰富的优点,通过逐渐的渗透和发挥影响力,逐步改变这些部落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
况且在这其中,熊部落要付出的东西几乎没有。比如某个部落想要经参与“赶集”,那他首先得有一条能够快速到达集市的道路,哪怕是仅供人通行的小道,那也是有效果的。
况且,熊洪不可能让苗部落的这些人留在这里,继续之前的生活,临海营地或者部落很多村子都需要人口,这点人留在这里,还需要部落大老远地运送物资,那就太亏本了。
对于现在苗部落的处置办法,已经没有什么异议了。这里虽然要被放弃掉,但与这些部落的沟通却不能断,至少熊部落还是需要保持一条通道或者一处营地,来保证对这些“林间部落”保持影响力,并用部落的陶器、食盐以及其他食物,来换取他们的兽皮、人口,并逐渐地同化他们。
“还有三五天的时间,最近的荆部落,会到我们这里来‘相亲’,到时候将我们部落的物资展示给他们看,想来完成交换,应该比较简单。”苗巫认真地说道,“到时候,再让荆部落去其他部落,这样我们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一个个告诉他们交换的情况。”
熊洪点点头,这也是他准备做的,打通通往苗部落的通道,也有这方面的一个原因。这里毕竟是苗部落生活过的地方,各种设施即便非常简陋,只有一个山洞,但只要物资供应的上,周围还是有发展起来的可能。
之所以现在要将族人都迁移走,还是因为苗部落没有多少青壮,而熊洪所带的人手也不足,加上补给线太过漫长,已经严重影响了探索队的进程。故而熊洪迫于无奈,只能先将苗部落的族人,迁往临海营地,休整一段时间后,再送到本部,接受“教育”。
如果有可能,熊洪还是希望苗部落这边作为集市的地址,稍加改造后,就能成为与这些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