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私人财产”与物资分配(3 / 5)

些东西,不太好直接由族人保管。

“我觉得给这些族人挺好,省得我们每年还要洗、晾晒、储存和发放,光这些事情都要我们几十个姐妹干上好几天了,”熊角作为部落知名的“裁缝”,绝大多数的兽皮衣服便出自她和他们的工坊。

“而且,将衣服分发给大家,每个人自己保管也会更认真一些,损坏也会更少一些。”

即便是现在,熊部落里面兽皮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这就让拥有兽皮衣服的族人们十分珍惜,虽然有损坏,但都是缝制的地方线断裂导致的。

族人们干活的时候,除非在雪地里,剩下的场合,都会把兽皮衣服脱下来干。甚至有的族人连麻衣也不想弄脏弄坏,干活的时候光着身子,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

一件兽皮衣服包含上衣和裤子,通常至少要五六张大一点的兽皮才能做成,故而整个部落的皮衣需求依旧很大,制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好在熊角他们从今年春天就开始准备了,中途又吸引了很多女性加入,再加上兽皮的供应也很充足,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每个族人拥有一套兽皮衣服的最低目标。

熊洪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各个村子的情况。

“除了冶炼坊、砖窑厂、造船坊以及牛马谷、芦苇原这几个地方不从事粟米种植,其他的村子都留有充足的粟米,占了他们今年收成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除了这几个大一点的村子,剩下的小村子差不多就在60人左右,就算算上要喂养的鸡鸭鹅和驴子,平均一天也就消耗200斤粟米,四五个月的寒冷季节,五六万斤的粟米足够了。

而这些村子,每个村子平均下来差不多都有两千多亩的土地,今年的收成也好,原本每个村子留一半收成的规定,但绝大多数村子无法存放,便全部驮到了本部和水村、黑齿村,存放在几座粮仓里。

“剩下的食物,则由本部这边根据每个村子的实际人数进行发放,”说完,熊巫又拿出另外一份上面用黄色麻线编成的竹简,“这是今年每个居住点的人口数量,除了熊皮、羽落他们几个村子,剩下的村子,都在这上面。”

熊洪双手接过这份略有些沉重的竹简,对于熊部落来说,这是第一份记录着整个部落人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