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干,变得模糊不清,但看到它的人却都记住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快地传遍了四方。
那些寻她的人恼羞成怒,觉得受到了愚弄;一些好事者则当成笑谈,四处传播。
而更多沉默的大多数,在听到这句话时,却陷入了长久的思索。
那个传说中能与大地通灵的奇女子,原来也和他们一样,有着凡人的脆弱和恐惧。
这则消息,也传到了千里之外的一座新学堂里。
楚瑶站在讲台前,台下坐满了求知若渴的年轻学子。
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新的一代,眼中闪烁着与旧时代截然不同的光芒。
今天,是她受邀开讲的第一天。
学堂里静得能听见窗外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
一个面容稚嫩却眼神坚毅的学子站了起来,恭敬地行了一礼:“楚瑶先生,我们读过您早年的文章,您说‘人当有不愿’。可何为不愿,何又为正确的不愿?若人人皆凭己心说不,天下岂不大乱?”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楚瑶身上。
这是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
楚瑶看着他,清澈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望向了遥远的过去。
她久久没有说话,整个学堂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就在众人以为她不会回答时,她终于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问你一个问题。十年前,有人用刀架在你父亲的脖子上,逼你对他笑,你不想笑,但你笑了。那是身不由己。”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继续说道:“今天,再没有人逼你了,你的父亲就在你面前,他为你做了你最爱吃的饭菜,你心中感动,想要对他笑,却发现自己笑不出来。为什么?”
学子愣住了。
楚瑶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悲凉:“这十年,没有人逼你笑,可你为什么,还是不会哭了?”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那个提问的学子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的眼眶慢慢红了。
许多学子的脸上,都露出了茫然、痛苦、继而沉思的神情。
是啊,他们学会了反抗,学会了说不,却好像……忘记了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那些最本真的喜悦与悲伤。
楚瑶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她对着众人微微颔首,转身走下讲台,拂袖而去。
走在学堂外的溪边小径上,她从怀中取出最后一册随身携带的札记。
那是她过去所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