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谁都不是领路人(3 / 4)

脸,那神情,比任何祷告都更接近神圣。

    而更北方的山林里,老猎户陈十一的家中也燃起了一堆火。

    火里燃烧的,是几卷精心鞣制过的竹简。

    他的孙子,一个眼神明亮的少年,跪在一旁,眼中含泪,却强忍着没有出声。

    那些竹简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接粮制”的规矩——那是他们一族在荒年里,依靠一套精密的食物分配与互助规则,得以延续的生存智慧。

    少年视若珍宝,想将它编成《巡夜录》,作为传家之宝。

    陈十一将最后一卷竹简投入火中,火焰升腾,映着他沟壑纵横的脸。

    他沉声道:“规矩是活的,是因为我们每一代人,都用脚重新在雪地里走了一遍,用手重新分配了粮食。你把它写下来,刻在竹子上,它就成了死的路。后人只会照着走,却忘了看天,忘了看路,忘了看身边人的眼神。”

    少年抬起头,泪水滑落,重重地点了点头。

    数日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雪困住了一支过路的商队。

    弹尽粮绝之际,正是那个年轻的猎户,陈十一的孙子,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存的口粮卸下,托付给了这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整个过程中,没人提及“接粮制”这三个字,但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闪耀着那份活的规矩的光辉。

    柳如烟一路向西,当她行至一处山谷隘口时,脚步再次停下。

    她忽然感觉空气变得粘稠滞涩,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无形的阻力,心跳也开始紊乱。

    她习惯性地闭上双眼,沉入“无相冥”的状态,试图感知周遭的地脉微光与生灵情绪。

    然而,往日里清晰如掌纹的大地脉络,此刻却一片混沌。

    仿佛整片区域的情绪,都被一张巨大而透明的薄膜隔绝了。

    她警觉地睁开眼,望向隘口另一端的村落。

    那里炊烟袅袅,田埂上有人在劳作,村口有孩童在嬉戏,见到她这个外来者,人人都笑脸相迎,热情地打着招呼。

    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完美。

    可是,他们的眼神,每一个人的眼神,都空洞得如同精雕细琢的人偶,那笑容完美得没有一丝瑕疵,也因此失去了所有温度。

    柳如烟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寒意:“驯服,已经学会了模仿自由。”

    当夜,山火骤起。

    借着干燥的秋风,火势迅速蔓延,烈焰如同一头贪婪的巨兽,转眼便吞没了半个村庄。

    惊呼声、哭喊声响彻山谷,却诡异地没有任何人高声呼喊指挥。

    然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