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一毫。
陈息见焦炉改造好了,试验几次没有发现问题。
满意点点头。
按理说,能在大御工部做工的工匠,必然是这个时代冶炼技术的顶尖匠人。
这里面单独拎出一位,无不是名震一方的巨匠,连当地县令都要给礼让三分的人物。
如今这些大能,围成一圈,个个聚精会神看自己操作。
陈息大手一挥:
“将烟煤灌入炉中。”
“是。”
装填好原材料,下面开始生火烧炭。
低温阶段(200~300℃),将煤中的水分蒸发,释放出部分吸附的气体(如甲烷),煤开始轻微分解。
中温阶段(300~600℃),煤中的有机质大量分解,产生焦油,煤气等挥发分,同时煤粒逐渐软化,熔融并相互黏结,形成半焦。
高温阶段(600~1100℃),半焦进一步分解,残留的挥发分(如氢气、甲烷)继续逸出,碳含量不断提高,最终形成质地坚硬,多孔的焦炭。
公式,道理,程序,这些步骤陈息都懂,但真让他实操,活两辈子下来还是第一次。
难点,就是掌握火候与温度。
说实在的,就算是他这个穿越者,也没信心一次性提炼成功。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