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生了一对龙凤胎,可把周氏欢喜得不行。
“赏,府中每人赏五两银子,暖暖院子里伺候的人每人赏银十两,还有,厨房给暖暖做吃食的厨娘也赏银十两。”
春暖自怀孕起,在吃食上就很挑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蜀地待了七年的原因,特别喜欢川菜。
为此,赵明华特意去寻了两个会做川菜的厨娘专门给暖暖做吃饭菜和糕点之类的,春暖吃得很开心。
所以怀这两个孩子也就没有怀第一个那么辛苦。
周氏觉得厨娘有大功。
“老夫人,来看看哥儿,姐儿,长得真好。”
两位奶娘抱着孩子出来让周氏看。
“闺女长得像老三,哥儿长得像暖暖。”周氏欢喜不已将孩子抱到了许氏面前:“暖暖真是一个福星,给我们老赵家添丁进口。”
“是啊,暖暖这孩子是有个有福的。”
许氏也是感慨万千,当年肖府落难,女眷发配回蜀地,当年十五岁的暖暖成了顶梁柱,硬生生的将一家妇孺带出一条活路。
时隔多年,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
回京后的春暖更是展现出了她不同寻常女子的一面。
春山女子医学院已经是第三届招人了,一批又一批的姑娘学了真本事回去了,为大周朝的女子带来了福音。
不管是生产还是生病,她们去看诊的时候再没有那么不好意思。
最早的时候,还没有人怎么相信女子医学院的弟子能接生。
后来有几个产妇请的稳婆难产的时候她们纷纷投降,让赶紧请春山女子学院的人来。
来了后这几个产妇也顺利生产,从此名声大噪。
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是抢了稳婆们的饭碗。
因为大家都知道,稳婆只是接生,而春山女子学院的女医们还会正胎位,会针灸会推拿会把脉开药方……总而言之,请这些女医更保险。
钟秀秀和雷英最后一次给春暖把脉。
脉像都还很平和。
“先生体力不错。”
“应该是怀孕期间吃得好,我的身子骨我清楚。”春暖醒了下床试着走动了两步:“还好,感觉一切都还不错。”
“是的,先生,您虽然吃得多,但是孩子并不算大,你吃食上控制得很好。”
“是啊,那两个厨娘也颇有经验,做的吃食我喜欢,回头我准备写一本孕期食谱,当然只是做为参考,而不是人人都必须要的,毕竟,人与人也是不同的。特别是怀孕期间,各人的口味也不一样。”
“期待先生的食谱。”
雷英和钟秀秀都觉得先生所着一定是精品。
又聊了一会儿,两人告辞归家。
“老夫人,我们怎么能收这个银子呢,不行不行,不能收的。”
周氏给雷英和钟秀秀每人五十两银子,两人都不收。
“应该收的,你们在这儿忙活了一宿,要不是有你们,暖暖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罪呢。”
反正她是看得很清楚,请的那个稳婆一点用处都没有,完全是这两位姑娘协助。
“我们的本事都是先生教导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哪有拿先生的银子的道理。”
“这不是你们先生给的,是我给的,我感谢你们的,拿着,必须拿着。”
周氏坚持要给,两人坚持不收。
一时之间,僵持不下。
“暖暖,你快发话,让她俩收下。”
最后周氏找春暖。
“收下吧。”春暖看着两人道:“这是你们本事的酬谢银两,是应该得的。”
“先生……”
“收下。”
钟秀秀和雷英相视一眼,行,收下。
等先生洗三礼的时候,她们再来给先生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