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港半山别墅,大书房。
林见鹿面前的书桌上,摆着厚厚一摞的各式文件,基本上吃过早饭他就过来坐下了,一看就是一两个时,都还愣是没看完。
大年初八,他去了一趟真理部,跟领导聊了能有大概半个钟头,气氛始终都比较融洽。总之,结果很好。
上午见完了领导,下午又跑去自己爸妈那里坐了一会儿,当天晚上的飞机,他就飞到港港来了——是能歇个十天半个月的,却也只是不需要出席一些公开活动、参加拍摄之类的,以他今时今日所处的地位,身上所牵系的资金、事业、人脉等等,他又哪里可能获得什么真正的假期。
走到哪里,都有一堆的事情等着他呢!
嗯,亚视开年大剧《水浒传》的收视数据,就摊在桌子上。
自从这部央视拍摄的年度电视剧在亚视同步开播以来,在港港的各路媒体上,几乎是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但收视率却也就那样。
完全干不过TVB差不多同期开播的一部赌剧——据剧情是鱼档上一个年轻人靠着赌博发家逆袭的励志故事!啧,励志故事!
就……奇葩!
但归根到底,还是港港的主流收视群体,对《水浒传》这个故事兴趣不大。
据林见鹿个人的观察,港港的年轻一代,已经甚少家国情怀,他们的上一辈,哪怕是离开大陆的时候尚在年幼、甚至襁褓之中,自长大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依然会让他们这一代人有着相当重的对故土的眷恋、对祖国的皈依,但最新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却是基本上快没这个概念了。
与此同时,他们的思想、思路、爱好,全都被西式的英语教育,给同化得相当严重,以至于在年轻一代人里,不要真的做到,就连有意愿去通读一下四大名著的人,都已经不占多大比例了。
失去了原著的广泛影响力,大约在他们看来,一千多年前的一段造反故事,哪有金庸剧好看?哪有古惑仔好看?甚至连一部赌剧都比不上!
至少人家那部剧就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比较容易找到代入感。
现在,即便是已经回归了,这种总体的形势也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改变。
而且实话,已经长成形的三观,要改变也的确不容易。
更何况,国家有点轻手轻脚的意思,对这边的一切东西,都表现出一种相当程度的温柔和克制——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一国两制第一次实践嘛,要给湾湾做表率嘛,还有国际舆论环境啊,国家现在的重心是发展经济啊,等等考量。
但是,嗯……反正是《水浒传》的表现,虽然不上开局不利,但至少较开播前林见鹿心里对它的期待,是要差了不少的。
这让他不得不在心里稍稍修订一下对港港年轻人的判断,接下来,亚视要制作综艺节目的时候,在哪些兴趣点上发力,就要再稍加考量。
然后,亚视要全数码化的方案做出来了。
坦白讲,林见鹿也不懂这方案好不好,做电视台本身就已经全然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外,涉及到传统的电视台录制和播放,转型到数码化的录制和播放,之于他来,就更是太过专业化了,完全不懂。
整个方案做出来的预算是6.4亿港币——绝对是大手笔!
先搁置,之前从首都要人,央视的广告部主任谭希松,和首都台的副台长赵丰收,都已经在年前就到岗,但还处在观察和学习阶段——距离融入还早,但是,赵丰收在首都台就负责这一块业务,等过段时间,就让他来负责挑头,把数码化这件事抓起来,至于谭希松,则负责筹备卫视台。
嗯,来的只是两个人,但他们的人脉和根子,都埋在首都呢,需要用到很专业的人士了,可以从首都挖过来嘛!
这年头,内地的官员们停薪留职去经商、去打工的,比比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