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再次成为主旋律。
但这一次的沉寂,与以往截然不同。
顾星辰的意识不再是一片虚无的疲惫,而是如同经过惊涛骇浪洗礼后的礁石,沉静、坚韧,内里却蕴藏着澎湃的力量与崭新的认知。
道基漩涡稳定在1o8的修复度,虽比巅峰时略低,但结构经过与那核心牵引力的对抗及后续的极致模拟,反而被锤炼得更加凝实。
墨玉底色愈深邃,其上流转的异色光华不再仅仅是点缀,而是隐隐构成了基于“熵寂回响”
原理的初级能量循环网络雏形。
虽远未达到自成体系的程度,却已显露出迥异于前的潜力。
那场与破碎核心的短暂“交锋”
,虽险象环生,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淬炼。
让他对“熵寂回响”
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理论,而是在生死压力下真正融入了实战与生存的本能。
他缓缓“睁开”
意识之眼,最后一次“望”
向坟场深处那片无尽的黑暗。
那悲怆不甘的低语似乎仍隐约可闻,如同永恒的背景音,烙印在这片寂灭之地的法则之中。
敬畏,而非恐惧。
渴望,而非贪婪。
他知道,那里埋藏着通往更高层次的钥匙,但也伴随着足以将他碾碎的巨大风险。
现在的他,还没有资格去触碰。
“该离开了。”
意志微动,做出了决断。
继续留在此地,虽能缓慢吸收那些相对安全的遗骸精气,但效率已大打折扣,且随时可能再次引动深处核心的异常反应。
更重要的是,他的道途,不应局限于这死亡的坟墓。
鸿蒙青溟,无边无际,唯有在动态的平衡中,在不断遭遇、吸收、转化新事物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长。
目标,直指那些从信息洪流碎片中解析出的、可能存在大量微灵族群或相对安全区域的模糊坐标。
他小心翼翼地操控着道域,如同操控一艘刚刚经过大修、仍显笨拙的潜航器,缓缓驶离这片埋葬了太多秘密与危险的墨青色区域。
穿过那层无形却存在的“边界膜”
,外界熟悉的、相对“活跃”
的混沌气息再次扑面而来。
尽管依旧混乱狂暴,但比起坟场内那万古沉凝的死寂,竟给人一种“生机勃勃”
的错觉。
幸存的微灵族群似乎也松了一口气,灵光变得雀跃了几分,更加卖力地梳理着周遭能量,辅助道基运转。
顾星辰没有立刻进行远距离移动,而是悬浮在坟场边缘,仔细感知着周围的能量流动。
得益于对“熵寂回响”
的初步领悟,他对能量流动的感知方式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再仅仅是感知其强弱与属性,更能隐约捕捉到其更深层次的“趋势”
与“脉络”
。
混沌并非完全无序,在那看似狂暴的乱流之下,存在着某种宏观上的、周期性的潮汐规律。
有的区域能量正在缓慢“上涨”
,变得更加富集活跃;有的区域则在“退潮”
,变得相对稀薄平静;更远处,似乎存在着巨大的、稳定的能量“漩涡”
或“洋流”
,引导着更大范围的混沌气运动。
那些从信息碎片中获得的坐标,并非静止的点,而是随着这些混沌潮汐不断移动的“动态区域”
!
若依仗之前的方式盲目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此刻,他有了新的引路明灯——混沌潮汐。
他选定一个感觉中能量正在“上涨”
、且流向大致符合某一坐标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