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够长久?”显然,他也考虑过与刘羡一样的问题。
刘羡道:“殿下原本是常山王,又打下过赵国,怎么会是无根之水?即使打不下邺城,殿下可还居常山,以并州东嬴公(司马腾)、幽州博陵郡公(王浚)为援,长久相持,成都王必不是对手。等拿下邺城后,您可效仿光武,坐镇河北,制衡河南,何愁大业不成?”
司马乂闻言,连连点头,觉得这确实是个办法,但还是觉得不够稳妥。
李盛当然明白主君的心意,他想到一个主意,当即站出来道:“殿下,我们这不是有四万河北俘虏吗?您把他们的甲胄武器都下了,然后放他们回去,让他们四处宣传此战的惨状,朝廷的军威,河北必然感念殿下活人的恩德,又畏惧殿下的武力,拿下河北,就更加容易了。”
眼下如何处置这四万俘虏,也是一个难题,而李盛献出的这个计策,正好一举两得,司马乂闻言,觉得确实如此,终于改变了主意,点头道:“也好,只是如何消灭余下的北军,恐怕不是一件易事,你们有什么主意吗?”
欲要消灭北军,先要夺回虎牢关,如今虎牢关还在北军手中,若不能将其攻破,禁军根本无法与北军决战。
刘羡正要开口,不意苟晞抢先献策道:“殿下,您不是已经派兵到鄂阪关与轘辕关了吗?您可连夜去联系王参军(王导)与郗校尉(郗鉴),令他们去突袭贼军在虎牢关后的大营,眼下北军刚刚大败,必如惊弓之鸟,仓皇后退。贼子既无大营,还能独占虎牢关吗?”
这与刘羡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本意是派人趁夜行动,乘舟顺流而下,袭击北军大营,差不多是一样的效果。见司马乂将眼神投来,向自己征求意见,刘羡点头道:“此计甚妙,殿下,就这么做吧。”
于是在邙山大战结束的当夜,司马乂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