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来者的政治能量都堪称惊人,也不敢贸然与之接洽,以免损伤义军团结。这么想着,他便暂时避而不见,只让上官巳等人接待,同时火速去野王通知司马颖,等他们也派出负责的使者后,再开始与赵王的谈判。
次日,司马颖果然派出他的两位长史,也就是卢志与郑琰,抵达温县。在谈判开始前,他们先和司马乂与刘羡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通气,确定了这次谈判的底线和原则后,方才正式开始这次谈判。
谈判进行于温县的县衙府院的一座小亭内,使团四人坐于西面,义军四人坐于东面。
刘羡坐在义军一席的最右边,他落座后,先是打量出使的这几位使者。老实说,这四位老人刘羡都见过,其中嵇绍、乐广、刘颂,更是刘羡的熟人。嵇绍和乐广推荐自己入仕,刘颂是司马玮的王傅,都算是自己的老师。只是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会担任赵王的说客。
事实上,谈判一开始,司马乂便以此发难,斥责道:“诸公既食晋禄,当持忠节,何为此篡逆之辈发声?是欲败我家业乎?”
但其余几人都是长者,见惯了大风浪,如乐广、刘颂,更是经历了高平陵之变、见证过魏晋禅代的人,他们不会被这种言语吓倒。
乐广看了司马乂一眼,徐徐道:“抱歉,殿下,这是天家的家事,我们身为臣子,恐怕不好置评。”
这言一出,顿将司马乂的话语堵了回去,事实确实如此,不管孙秀在京师有多么权势滔天,在皇位上坐着的毕竟是赵王司马伦。臣子不便对天家的家事品头论足,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当年齐王党争到高潮时,司马炎打压齐王党,强行发配齐王就藩,拒绝改立太子,也正是说的这句话,这是世人皆知的。
司马乂是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