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荥阳后,欢迎刘羡的盛况可谓空前。
不只是数千将士主动在外出迎,入城之后,荥阳县民几乎倾城而动,沿途两侧士女如堵,争相一睹刘羡风采。甚至连司空司马越,也亲领文武百官停在大道中央,向刘羡躬身道贺,规格俨然已经逾制了。而言谈之间,除去祖逖、刘琨等老友外,哪怕是司马越、司马羕等朝中亲王,也都卑恭屈节,无人敢与刘羡对视。
这一片恭惟殷切得出奇,想来当年官渡之战后,汉室朝堂阿谀曹操,也不过是如此景象了。
但刘羡对此心知肚明,表面上看,这是百官慑于蟒口大捷的兵威,而向自己进行道贺。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缓和刘羡与司马乂之间的矛盾。
在未经司马乂同意的情况下,刘羡主动悬兵于外。历经魏晋禅代的官僚们,只要稍有政治嗅觉,都能嗅到这背后的异样气味。正如李盛所言,这几年,朝廷政局持续恶化,如今好不容易才有转好的迹象,莫非转眼之间,又将陷入内讧的窘境中去吗?这无疑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东海王司马越主动向刘羡当众奉承道:“元帅立下如此旷世奇功,实乃我朝廷栋梁啊!有元帅与骠骑精诚合作,何愁四海不宁,社稷不兴?”
群臣一阵附和后,他甚至又说:“我与元帅共事多年,素来仰慕元帅武功,敬重元帅品德。若蒙元帅不弃,我愿与元帅结为兄弟,契若金兰,一旦偿愿,何其有幸!”
此话一出,别说刘羡了,就连旁听的文武百官都有些受不了了,这哪里还有半点三公与宗王的矜持呢?于是皆侧脸不闻。刘羡自是婉拒道:“司空言重了,刘羡不过是为国效力,何德何能与您结拜呢?”如是再三。
但不管怎么说,在司马越的操持下,现场的气氛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