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一举一动可能就和某些政治风向动向有关,一言一行都可能带有影响;饭桌上随口的一两句话可能就蕴含着对某些群体而言至关重要关乎生死的消息……
但这都只不过是饭后闲谈甚至逗小孩儿的话语而已,或者,只是他们日常起居的寻常行为。
可是实际上,对于许多根本接触不到这方面内容的人而言,这些消息,对他们就是关键。
此外,还有各种书籍,钱财,人脉……从书籍中,他可以看到各地的风土人情,看到不同的天下,有钱财可以支持他出去各地——如果他想父母同意且情况允许的话,有人脉,他可以从其他人口中听到关于不同地方的不同情况,涉及到地理人文、钱财政局……
这就是贵族官员家庭出身的人和普通百姓家庭天然的巨大差距。
哪怕是最普通的小官,他所能接触到的各种信息,也要比寻常的百姓多上许多。
这样的差距,从小培养起来的差距,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弥补的。
也包括正在尝试推行的科举制。
——其实,杨坚很清楚,即使推行了科举制,就如同宋朝那样广泛全面、世家门阀基本不存在的科举制,官宦家庭出身的子弟和普通百姓家庭出身的子弟,能够交出的答卷,大部分也会有不少差距。
无他,就是这种从小的眼界和知识面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是不可以弥补,但只有两种方法:要么,普通百姓家庭的这个人是个绝对的天才!那种就是和寻常人完全不同的天才!天才不能以常理度之,即便没有这种积累,他们的才华也能够高出一截;要么,就是拼命读书,拜一个名师,用后来的努力来弥补……
但这两种同样其实都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的。
天才就不说了;后者,拜得名师也不简单,同时,就算后天读书拼命弥补,可是想要弥补成功同样需要不低的天赋……
家庭环境,真的影响很大。
当然,杨坚依旧还是要推行科举制,这和到底有多少普通百姓能够考出来没有关系。
而朱元璋有了这三年的经历,真的会对他日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不过,能够在为了求生的游历中看到这么多的情况,了解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