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渐渐地拿起义军没办法了。
而大明末年的这些起义军,民变,他们最开始的时候同样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虽然说是“响应起义”,但这也就是名头上而已,实际上他朱元璋还不明白?
但是这个时候,起义军达成了初步的联合——这个时候,才是崇祯四年,距离起义最开始的天启末年,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年时间。
按照历史上的例子来算,这个达成初步联合的时间其实是比较早的了……不乏有起义军能够各自为战上个十年左右,才会愿意、才能达成初步联合。
而同时,大明末年这些起义军的联合情况还有所不同,不是直接并入到某个人的麾下,对这个人称臣,成为这个人的臣属——实际上到底是不是指哪儿打哪儿,还是说只是看情况看心情决定要不要听令那是另一回事儿。
但是以王自用为首的这些人,他们虽然确实是推举了王自用作为首领,但是这却并非是寻常的那种称臣合兵,而是有点类似于周天子的那种“共主”的状态,王嘉胤是名义上的首领,是所有人的上级,但是他也并不能够随意指挥这些底下的部众……
这和那种称臣合兵的关键差别,就是名分问题。
那种虽然也可能根本不能随便指挥下面的人,但是名分却已经确立,就像是自己当年那样,虽然未必听从韩林儿的命令,但是名义上,自己就是韩林儿的臣子,因此在有些方面确实有点顾虑。
可是王自用他们不同。
他们从名份上就没有这种臣属关系!
这可能有不足之处,但是也必然是有其优点。
况且,王自用不能随意指挥下面的各路队伍,不等于他不能指挥啊!他们还是可以共同作战的。
【而在这里,我们再顺带介绍一下这三十六营中的“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
【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三人的队伍,后来又加上了刘希尧、蔺养成两人的队伍,组成了“回革五营”,或者叫做“革左五营”,其中,又以马守应为首。】
【马守应,号“老回回”,看到这个号,大家就应该能够看出来不同了——顾名思义,老回回,马守应确实并非汉族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