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民怨·暴动(2 / 3)

望,有什么好?

还派遣太监,这些太监还胡作非为——交矿税的不需要真的有矿,交榷税的也不需要真的经商……这真的被这样对待的能是什么人?只能是普通百姓!

不论是富裕一点的富户,还是平平常常的人家,亦或者是贫苦的百姓——都是普通百姓的范畴!

家中无权无势,寻常人家而已。

如果真的是高门大户,真的是豪商巨贾,真的家中有矿产的人家,反而不止于此,因为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些门路,要不本身家族中就有人是朝中高官,要不就是七拐八拐能够搭上朝中高官。

这不是生生把普通百姓们往反贼那边推是什么?这不是生怕普通百姓们不反抗大明吗?这不是生怕大明的统治根基太过稳固了吗?

本来就已经是频频兵变了,就不能所考虑考虑?

就算要加税,那走正道提高商税不行吗?

——哦,他想换个太子都没做到,难不成还真不行?

【甚至不需要等到很久以后——万历二十九年,太监孙隆督税浙直,驻扎苏州,随意增加苛捐杂税,直接导致当地大批机户关厂停业,工人失业,无以为生。于是,百姓暴动了,杀死了孙隆的党羽,吓得孙隆逃亡他地……】

【当然,这一场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规模并不算很大,但太监这样胡作非为而不用承担后果的行径,所造成的影响,可见一斑。】

【不要忘了,这些矿税榷税,日后还是和辽饷一起存在的——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百姓如何不反抗?如果经济状况尚且能够维持,那么日后也未必会出现那样内外夹击的局面。】

【当然,这也只是假设。】

【但总归来说,有一个远比这种胡搞乱搞更好的方法:朱翊钧和皇室成员减少点开支用度,节俭一点,万事大吉。】

【当然,这一点同样是假设,因为朱翊钧做不到,他自己享乐,给子女兄弟姐妹也是大量赏赐田地——当然,这些人日后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福王,就被深恨他的百姓弄死了,野史传闻还被做成了所谓“福禄汤”“福禄酒”……】

李世民抽了抽嘴角:“这确实是百姓们会做的事情……”

把那些让他们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