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能是什么?同门?同年?
“也不是没有可能……同门,如果是那种真正的一个老师的同门,估计也不是,这种情况不可能不了解;但是如果是他们说的什么科举的同年的话……”那就非常有可能了。
同年同年,虽然理论上应该就是考进士的这个同年,但是好像在那些读书人那里也不是如此。貌似对于不少读书人来说,考秀才考举人的同年,也不是不能算是同年……
但要是举人秀才的同年,那肯定就不怎么了解了。
“有道理。”众人点头。
还有人对另一种可能也进行了分析:“如果他们是已经有利益往来,那肯定也了解,所以这个也可以排除;但是如果他们打算、即将有利益往来,那现在不那么了解也不是不行……”毕竟,只要能够互相捞钱、或者其他的利益沟通,那不那么了解也不是不可以?
“对对对。”这个分析同样得到了一致认可。
所以……虽然没有得出一个唯一答案,但是大家已经有了最新判断:这杨嗣昌,肯定不是根据能力来举荐这个熊文灿的!
【按照一个说法,过程其实是这样的:熊文灿担任两广总督,是因为他在担任福建巡抚的时候,招降了郑芝龙——这也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但这里不是重点,总之,熊文灿因此升官,他也没有觉得两广地区有什么不好的,毕竟这里物产丰盈,又是对外贸易的门户,所以,当地有大量价格比京城便宜许多的额奇珍异宝、珍贵物件、新奇玩意儿……】
【熊文灿“深悉宦途奥妙”,所以,他时常搜罗当地的珍宝献给京中的权贵们,希望能够让自己长长久久地在两广总督这个美差上做下去。】
【不过,这里面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朱由检。朱由检这个皇帝呢,非常多疑,熊文灿又不是什么他的心腹,所以他对熊文灿的为人也并不放心,于是派出了亲信太监前往两广地区,打着去广西采办药材的名头,去看熊文灿的情况。】
【熊文灿对这个太监的来意并不清楚——真的吗?也可能他其实很清楚——他继续使用自己惯常的手段,给太监送上了大量珍宝财物,于是这个太监非常高兴,对熊文灿也观感很好。】
【一天,两人喝酒,太监说了一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