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下来,并且获得了最终胜利的人——刘邦这个成功,有的人认为算,有的人认为不算,总之暂且放在一边——朱元璋这么个例子出来,就是证明普通百姓也是能够成为成功之人的!
而不是成为王朝末年的乱世之中,搅动天下风云的起义军之一,然后也沉没在这乱世之中,最后胜利的结果属于别人。
但是话又说回来,当朱元璋成为皇帝的时候,难道他们还能够以原本的态度和观点来看待他吗?
——根本不可能。
虽然他们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是个什么人,有什么喜恶,是什么风格,但是从他们朴素的社会上摸爬打滚、在官府和朝廷以及各种富贵人家的压制下求生的经验来说,登上高位的人,和之前的这个人,是绝绝对对不一样的。
谁要是还拿原本的态度对待这个人,用原本的观点看待这个人,以过往的心态和这个人相处,那最终都一定会死得很惨,不死,也会倒大霉。
因为这两种情况下的人,真的不一样。
甚至,这和这个人是不是因为所谓“变了”“富贵迷了眼”“瞧不起穷亲戚老朋友”之类的没有关系,就算这个人没有变,就算这个人没有被迷了眼也没有瞧不起故人,那也不一样。
身份地位的不同,带来的就必定是行事等各方面的不同。
所以,虽然百姓们都很高兴看到一个普通百姓出身的人,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为了皇帝,夺取了天下,但是他们也相当冷静,非常自然地就和朱元璋拉开了距离——朱元璋是皇帝了,而不是普通百姓。
他是一个皇帝,也只是一个皇帝。
当然,过往的人生经历一定会对他造成影响,他可能会是一个对百姓比较好一点的皇帝,这也是百姓们真心诚意的期盼;但说到底,他也是一个皇帝。
“所以确实,咱也不能说当时的朱元璋就一定没有那种英雄惜英雄的心态了,但是这应该也只能是一部分,毕竟他都是皇帝了,也确实不会是那种英雄心态……”经过一番讨论后,一个人站出来总结了一番。
就像是之前朱元璋在思考要不要和察罕帖木儿“联合”,或者说接受招安一样,因为他已经是一方首领,而不是单纯的反抗元朝的普通百姓,所以,他会考虑暂且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