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概率有多高?
只要不能这么正正对上,那朝廷和藩王之间就一定会出现大问题。
虽说明朝朝廷也有军队,而且要远多于一个藩王,但是有的时候吧,也不是说军队多就一定能够获胜——如同擒贼先擒王那样,有时候,要是藩王真的做到了抢先把皇帝给干掉了,那……
总之,藩王镇守边疆地区当然是有意义的,有作用的,这点无需质疑,要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朱元璋何须这样册封藩王?
但是要刘彻来说,这种方法利大于弊——指望藩王们永远镇守明朝边疆,为朝廷效力,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指望朝廷真的一直相信这些藩王们镇守边疆,那同样是不可能的事情。
【明朝的藩王制度,基本上是世袭罔替。整个洪武一朝,朱元璋的二十四个儿子被封为亲王,一个重孙辈封为郡王;而在亲王之中,还有十三个亲王身份特殊,被称作是“塞王’——镇守边疆地区,甚至能够开疆扩土的藩王。】
【从东到西,分别是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其中,秦王是藩王中年龄最长且兵权最重的,在当时被看作是“天下第一藩”。】
【至于说这个兵权,其他地方的藩王暂且不说,但是这些塞王,确实掌握了一定的兵权,每个王府约配备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二个围子手所、一个仪卫司,手下的兵力大约在一万上下。王府中还设有自成体系的官属班子。】
【而朱元璋在位期间,他还时常派遣这些藩王出边巡狩,当然,这也是有具体目的的,就是清剿残元势力;此外,还曾经命令塞王们检阅驻军、施行屯田等各种事务。】
【总体算下来,这些北部边疆地区的藩王们,既年长,又有一定的军队和影响力,对皇帝——特别是年轻还差了辈分的皇帝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压力。】
“年轻又差辈分,这确实很容易产生一些影响……”对于朱允炆会觉得这些叔叔们压制自己,其实百姓们不少都能有所感触。
这个问题,那可不是只在皇帝藩王这里面发生,这就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啊!
父辈祖辈早亡,导致自己年纪轻轻就要顶门立户,担起一家子的家业和生计,这种情况,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