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赶戏赶的浑身疼。
都不用说齐了,每部戏挑一点就有的讲。
杨思维在文中统计了一下,大大小小也有十几处伤了。
这么做,无非是想引起观众的共情,或者说同情。
敬业人设是很有用的,观众会更尊重你。
但前提是出成绩,光努力不出成绩,观众也瞧不上。
甚至会嘲讽为“白忙活”。
而且杨思维取的这标题就很讨巧,一副要搞大事的样子。
【辰龙精神接班人】。
是【辰龙精神的接班人】,还是【辰龙的精神接班人】。
都任由观众和媒体自己理解。
而且这标题很容易记住,一眼就能挂在心头。
并且非常容易将“精神”二字给忽略掉,成了“辰龙接班人”。
这些年叫辰龙接班人的可不少,释晓龙,谢霆风都有过这外号。
但最后没有任何人能接过衣钵。
一来辰龙是天才,真的百年难遇。
二来,他也没想交出衣钵。
他自己都不退下去,哪来的接班人。
就像郭德罡不彻底歇业,郭奇林能叫接班人吗?
当然,郭老师歇了,接班人也未必是郭奇林。
但这话就是说给外人听的,用曲艺行的讲法,这叫借腕养腕。
而且张远占一个大便宜,那就是他本身和辰龙关系好。
这通稿一现世,网络上关于他拍戏受伤的事立马就传开了。
别的还好,《连城诀》雪崩那事不少观众听了都觉得害怕。
再加上他本来的公众形象就比较正面,这消息一出现,立马又提了一个档次。
而且真有媒体在采访时提了这事。
“辰龙大哥,最近网上说张远是你的接班人,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他拍戏很努力的,年轻人像他这么能吃苦的没几个了。”
“而且他现在做的很好,已经走出自己的风格了。”
他龙叔没有正面回答接班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