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6 / 9)

十日谈》的模式。

    “好,有功夫你发给我,我仔细研究一下,看一看这份大作。”

    “成!”这位粗着嗓子回到:“不过不是最终版。”

    “这会儿才第23版,还得再改。”

    张远:第23版……

    我是知道你拍戏为啥费劲又费钱了。

    你改剧本的功夫,冯晓刚戏都已经拍完了。

    这位不光打磨剧本费事,拍起来还费事。

    姜纹精神上像昆仃,但工作时,这位像星爷。

    星爷也是谁都不服,和导演也得掰扯。

    并且他俩拍戏时,除了反复打磨镜头,极考验演员耐心外,还从“不按套路出牌”。

    台词都现改,你背了都没用。

    片场拍着拍着有新创意了,剧本也当场改。

    所以姜纹拍戏就没有不超期的。

    而且姜导还保持着一个记录。

    他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总共用掉了25万英尺的胶片!

    光这些胶片就大几百万,这也是他后期缺钱需要临时找投资的原因。

    电影胶片有“费效比”这个说法。

    就是你拍摄用掉的总胶片与最终剪辑完的胶片的比例。

    一般团队是10:1。

    牛逼的像王晶这种赶工时怎么拍都行的,能干到3:1,甚至2:1。

    这就是王晶被骂烂片王,却一直能有戏拍的原因,他很少亏钱。

    而自打有电影这行以来,华夏电影届费效比最高的片子,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超过了20:1,一直无人打破。

    不过香江那边还有高手。

    墨镜王拍《阿飞正传》用掉了60万英尺胶片。

    因为这性子,所以他早年当编剧被黄白鸣开除,后来拍戏又给老板邓光荣拖破产了。

    张远明白,就姜纹,王家卫这种货,投资人一定要心大。

    否则能被他们给活活气死。

    “现在优在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