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可怕的自信,他眼里其余的人全是刷星猪仔(4k加更)
没错,就和尹盛江说的一样,夏鸣其实是在有意识的均衡概率。
在场的很多选手不是数学家,也不一定懂得博弈论,或许一开始他们会考虑如何将利益最大化,但到了后面他们会发现,这些东西都不如运气与硬实力。
当然,这里的运气只特指那些想要留下,但各方面都不突出的保名次级别的选手。
毕竟经过这么多轮次的筛选,能走到全国前200强的,在基础综合性与运气上并不会弱于他人。
那要在这个情况下继续过筛,挑出更厉害的人,需要做的是留出机会给他们展现长处。
手指有长短,人自然也有技巧掌握的强弱,除开某些六边形战士,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在后厨用自己的长处遮掩自己的短处的。
而不同门的考题,更多的时候,是给他们一个可以自选长处的机会。
有选手觉得自己的炒功好,那他选炒功就是会比选炸,得到高分的概率大。
这也就是排除开概率的情况下,谈硬实力。
虽然明星选手综合表现很高,但就像贺禾自己都清楚,自己并不一定能在炒功中拿到优势一样,其他选手在单一考题时,不一定会弱于所谓的明星选手。
此时在比赛方的视角里面,博弈就诞生了。
站在有长处的选手的视角,既然无法计算概率,那就拿出最拿手的项目,不一定完全没有机会。
站在明星选手的视角,虽然他们综合实力强劲,但真要比到了单一项目,除非六边形都是极高数值,不然也会在某些情况下翻车。
站在综合实力有一些,但长处不明显的选手眼里,每道门都是地狱。
而这也非常好的对应了华夏厨坛的现状。
一个厨师,究竟要会多少,才能算得上顶级大厨
那一个厨师,究竟要对一道菜研究多深,才能算得上至臻境.
厨师不是卡牌游戏,对抗也不是能用单纯的数值解决的。
八大菜系,天南海北,都各有受众,更别提还有无数下属,或者当地单独的菜系。
千人千味,想要登顶厨艺的巅峰,对于很多人来说,本身就是难以触碰的梦想。
但,就和华夏的评级一样,一个普通人,或者是一个略有天赋的人,能走到哪一步是可以被选择与努力程度影响的。
王青锐天赋差成这个样子,依然可以考到“华6级”,足以证明发挥长处有多么重要。
按照现在华夏的阶梯式分布来说,“华6级”绝对算是厨坛的上层,只要不去几个圣地,大部分餐厅都会给你留一席之地。
而“华6级”是没有「全面综合考核」这一项的
所以只要你在其他项目没有特别差的短板的情况下,能有一到两项做到拔尖,或者是极限,就大概率可以走到“华5”“华6”这个等级。
一般到了这个等级,当地的厨协就会主动吸纳,也能凭借一些名气开餐馆,带徒弟更是不在话下,甚至还能上电视节目。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相当于已经走到了行业的上层。
「新厨争霸赛」虽然一直以挑选全国优秀厨师为目标,但一年一届,过筛率比某些音乐综艺还高,天才肯定是有的,但不要指望届届都有新天才.
那难度可太高了,毕竟天才也不是地里的韭菜
所以,比赛方在寻找最顶级六边形战士的情况下,也会去筛选某些方面比较强的选手。
利用这些选手,去打磨手中的六边形战士,相当于,你想要毫无争议的拿到比赛第一,就需要在各个方面力压,或者碾压其他选手。
若是放在以前,难度确实有,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可这届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