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做这种实业,没有什么太大的前途,做成了,无非也就是第二个安仁堂。
只有搞文化产业,才有可能获得足够的影响力。
其他一些扎根的行业,陈清还没有想清楚,但是文化产业,他已经想清楚应该做什么了。
“盼儿小姐等我一等。”
陈清起身,走到了里屋,在包袱里头翻出了几十页书稿,他回到了凉亭底下,将书稿递给了顾小姐。
顾小姐接过书稿,还没有来得及看,就看着陈清,问道:“这是西厢记的书稿?”
“西厢记这个故事极好,印成书册,应该可以卖的极好。”
陈清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西厢记那样的书,一旦整本写出来,交付刊印,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许多盗印,虽然能赚一些,但也没有什么意思。”
“我准备做连载书。”
这个时代不仅有“锦衣卫”,社会也是相对发达的,至少印刷业很是发达,街边书铺里,不仅有四书五经这类正经的书,还有一些不正经的书。
比如话本小说。
不仅仅有简单的话本小说,还有那种带点荤腥的,甚至是带彩绘的插图。
哪怕是德清这种小地方,路边书铺也随便可以买到。
陈清这几天,还买了几本回来看,作为考察的样本。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有些考功名屡次不中,那么就没剩下什么出路了,如果一直中不了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