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系。
……
大兴东部马鞍村,坐落于北海关之外,距离北部防线尚有一段路途,属于青泥洼通往北部防线间的歇脚点。
最初是一群贩马之人聚集于此,有人偶然眺见远方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峦,便顺势唤此地为马鞍。
往来购马的商贾渐多,草原上亦偶有和善的行旅,人群汇聚又散去,最初的一个马棚变成两个马棚,两个马棚就变成了一户村子。
村落里既有不少草原牧民,亦有许多大兴百姓,堪称这片地界难得和睦共处之地。
一家简陋酒肆中,几个风尘仆仆的江湖客正哧溜哧溜吸着面。
他们皆是大兴人面相,或因常年浪迹江湖,皮肤晒得黝黑发亮,身形也颇为魁梧健硕。
囫囵吞完面条,又要了两小盅烧喉的烈酒,彼此相敬饮尽,为首的汉子才压低了粗嗓:
“青泥洼藏着硬货。”
“消息保真?”
“眼线从大山那边听来的,大山嘀咕这件事情好久,为了这事,咱们还折了个眼线。”
“那头野牛办事向来稳当,连他都念念不忘的肉,准是块肥膘。”
“先支个手下去探探路,用鳖宝法摸摸深浅。”
念头一起,几人血脉里已隐隐泛起躁动。
匆匆扔下几个铜板结账,他们便消失在面馆门口。
踏进一座院落,庭院萧索空荡,并无多余杂物。
便是有人生火,有人写字,有人拿出了个三瓣骨头组成的三界碑,开始放在手中摩擦。
须臾,火舌舔上盆沿,字条与骨碑同时掷入熊熊烈焰。
烟气缕缕上升,落到了青泥洼之外的泥沟中。
……
“开工咯!”
监工双手拢作喇叭,提气长啸。
清越的吆喝震彻林间,钻入众人耳鼓。
伐工挥斧开道,木匠紧随其后,采石匠凿击山岩,砖瓦匠堆砌基台,偌大工地上百工活计井然有序地铺陈开来。
林江初次目睹这般“大兴”土木的景象。
诸子百家各有章法,木工匠作之道亦不例外。
但见两名老练樵夫绕定巨木,斧刃起落间迸出浑厚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