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死在路上。大将军的话,老夫我是绝对支持!”
“谬论!谬论!”
“这真是倒反天罡!”
坊间争吵愈演愈烈,一如朝堂争论的缩影。
那皇宫大殿上的气氛,一点都不比坊间温和。
诸位世家公卿,为了国本之事在朝堂上争得脸红脖子粗。
以光禄大夫卫明,中书侍郎贾诩等人为首的少壮派们是历数大将军苏曜的功勋,言说大功未赏,又再剥夺冠姓权,这岂不是寒了功臣之心?况且陛下与大将军早有婚约,皇子随父姓乃天经地义!
而太常刘虞,侍中荀彧还有尚书令朱儁,御史大夫王允等人则是据理力争。
他们引经据典,强调汉室正统,尤其是宗庙祭祀和传承一事,坚称皇子必须姓刘,否则祖宗法度尽失,大汉数百年基业将蒙羞受辱。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之上吵得沸反盈天。
“皇子若不姓刘,宗庙祭祀何以延续?此动摇国本之举,万万不可!”
太常寺卿刘虞须发皆张,手中笏板重重地拍在地上,宛如一个骄傲的斗士。
他放弃一切来到洛阳,就为了保祖宗基业、汉家宗庙,若让苏曜鸠占鹊巢,他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面对刘虞的激烈反对,卫明冷笑一声:“刘太常此言差矣!若无大将军力挽狂澜,这汉室宗庙怕是早被董贼一把火烧了。如今大将军功高盖世,皇子随父姓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