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117章 请加天皇号(1 / 4)

    一把锋利的精铁锄头,可以轻易开垦以往需要数人合力才能翻动的坚硬土地;一匹光滑如水的丝绸,穿在身上带来的尊贵与舒适感是粗糙麻布无法比拟的;一套洁白细腻的瓷器餐具,在宴会上足以让所有使用木器、陶器的贵族羡慕不已;甚至一小罐清香扑鼻的茶叶,都成了身份与品味的新象征。

    这种由奢入俭难的体验,迅速在倭岛上层形成了对大汉商品的强烈依赖和渴望。劳动力,尤其是那些在他们看来“取之不尽”的底层民夫和奴隶,成了换取这些珍宝最直接的“货币”。

    与此同时,大汉也在博多湾正建设的扶桑城处开设市舶司,以指定价格收取大汉急缺的金银铜与硫磺等物。

    日本列岛此时未经文明洗涤,岛上还有许多露天可供开采的金银矿脉与硫磺矿等。这些在中原稀缺的战略资源,在倭人眼中,其价值远不如那些闪亮的丝绸和精美的瓷器。

    于是苏曜拿出地图,让官员们教导那些部落首领,该去哪些地方,如何采集等等,很快,源源不断的金银原矿、硫磺矿石,以及被贵族们驱使来的民夫奴隶,便开始汇聚到博多湾的汉军营地,然后被装船带往中原。

    整个交换过程,在倭人看来是公平甚至是大方无比的——他们用自己土地上“无用”的石头和“低贱”的劳力,换来了梦寐以求的天朝珍宝。而在苏曜的战略蓝图里,这是一笔用短期奢侈品输出换取长期战略资源和控制力的绝妙买卖。大汉获得了急需的矿产和开发东方的劳动力,而倭岛的上层建筑则在不知不觉中被中原的商品和文化所捆绑、同化。

    在亲眼见证了第一笔交易达成后,苏曜便将这里交给了蒋钦等人,而后再次驾乘格里芬离开了此地,结束了他的海东之行。

    海风猎猎,脚下的蔚蓝逐渐被一望无际的沃野所取代。